在多少不被看见的村野中,埋藏于盛大光明的会怎样的黑暗,受饥饿挨冻的人是哭还是死。公孙晁不敢深思,无尽的废墟只要掩上一扇门,邪恶便被忘却,即便喊叫声震天,也没有人会想到那是穷苦百姓在求救,假装的心盲,时代最悲哀的因果。
他从染血的浪潮中来,在阴谋中知晓人性肮脏,也在阴谋中铸就人性光辉,于是想做世间最响亮的号角,以前所未有的大无畏姿态面对众生,原以为身边之人也是这样。
抢夺江山,是为了建设更好的江山,这应该是个亘古不变的真理。
可是就有人不是这样。
锋芒被削掉,一腔热血被浇灭,就连那点最纯洁的心愿,他们现所做的一切,皆是为了家国,也被遗忘了。
好像一旦取得了胜果,之前的承诺便不再算数,他们再次卷入了权力相争的漩涡中,在里面吞尽血肉,胜利的人进入下一次角逐。
罢了,那便走吧,在太上皇和众多大臣的猜忌下,公孙晁被送离了雨涟城,原以为这一次再也不会回来的,竟没想江山易改,新主再续,瞬间而已。
老人不禁伤感了起来。
古戟县贪污一事很快便平息了下来,新任的县令从民选中产生,未收到米粮的每家每户也补全了。
在一番欢呼热闹之下,全县的百姓都来送别这位来自雨涟城的贵人,跪倒一地,不舍之词感人不已,在他们看来,此次不仅仅是解决了他们的饥饿,挽救困苦这么简单,而是从此知道,改朝换代,百姓不一定要遭受许多的磨难才能迎来新的圣光,只要有人惦记,就有希望的生命力。
公孙晁知道汉帝要广遍乐善好施之名,但直到现在才真正知道,他并非要一个人心怀天下,也不是真为虚假的名号跋山涉水,而是重建百姓对新王朝的信任,让他们对自己相信,对为这个朝代辛劳奔走的百官相信。
他李筑,会开拓一个灿烂辉煌的盛世王朝。
为期数月的私访已经到了尾声,一行人正回去雨涟城的路上,李筑和公孙晁同载一艘游船,在水流哗啦的响声下,两人都没有什么话说。
公孙晁正襟危坐,眼睛有些干涩,不时用手搓着。
“先生怎么了。”坐在另外一侧的李筑叉手侧目,不见任何情绪。
他眨了眨,舒服了许多,一句话把自己拉回到那年的江南烟雨中去。
“人老了,无用了,比不上你们年轻,一身英雄豪气,想当年我与你舅舅也是如此,游船载月赏花,不胜欢喜,竟没想这么多年了,这景色还是一如往昔。”他感慨道。
岸上的花开得娇艳,沁人的香气充斥着口鼻,偶尔吹过来一阵清风,神清气爽。
桥上之人相依,追逐,欢声笑语漫上青天,穿进云层,在脸上晕开变得更加明媚。
李筑也凝望着,鼓动的胸腔微微起伏,眼前洒落一片金黄,白日高悬,山河开阔,人间似锦。他看到的是自己心里憧憬的民间。
嘴角露出笑意,逗趣着从民间买来的一只翠鸟,“吾比不上太上皇,承前荣光罢了。”如今他也做了这篡位之人,嘴里说着谦逊之词,实则内心狂傲无比,一来是看不上为了篡位伤害无辜等卑鄙手段,二来是找了个无用的替代,要他收拾这烂摊子,也着实可笑。
如今看着国家在自己的手上越来越好,也算是赎清了篡位罪责。
公孙晁跟着笑了起来,“老臣跟着一路,也看得出来,皇上与他人不同。”
他停下手中的玩趣,很是好奇起来,“那你与我说说,朕区别太上皇,哪里不同。”
公孙晁是太上皇浴血奋战的战友,是安邦定国的谋臣,更是畅谈密话的良师,如今亲手抢了泰山儿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