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唐末繁人风云劫> 第四十八章 李机有自己对人的看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十八章 李机有自己对人的看法(1 / 4)

在客栈的院中,郭文逸叹了口气,“唉,纤施,我看殿下虽然聪慧过人,但毕竟年纪尚轻,还需打磨一番。方才殿下对着汴军的营寨攻防破阵,我觉得大部分是纸上谈兵。”

“他判断的那么准确,怎么能是纸上谈兵呢。”杨纤施有些不悦。

“纤施,汴军布阵确实有很大的缺陷,一般的主将绝对不会那么轻而易举的让敌军攻破营寨,我看汴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大概这一段他们接连胜利,有点骄兵轻敌了。”

“文逸。确实是,李茂贞的军队让朱温的军队都打到长安城下了。”

“我看,几日后,朱温的汴军必将大举进攻,咱们明早赶紧回秦安村,长安不保了。

就在这时,李机走了过来,“郭大人,在说什么呢?”

郭文逸连忙抱拳施礼,“参见殿下。臣正与你的母亲商议一些事情。”

李机微微一笑,“哦?是什么事情,说来听听。”

郭文逸迟疑了一下,杨纤施赶忙的接过话,“灵远啊,你父亲觉得殿下天资聪颖,将来必定成就非凡。但在行军打仗之事上,还需多听取他人意见,切不可骄傲自满。”

李机听了,脸色微微一变,心想称呼你为母亲已是我对你最大的尊敬了,让我叫一个太监为父亲,那是万万不能的。

想到这里,李机脸上布满笑容,“郭大人所言极是,虽说现在我手中无一兵一卒,但是我定当谨记在心。”说完,他心怀不满,转身离去。

杨纤施看着李机的背影,担忧地说:“文逸,灵远他…不还…愿意认你…”

郭文逸安慰道:“纤施,不必担心,我个人无足挂齿,只要李机愿意我怎么都可以,我这辈子有你在我身边就很知足了。他只是年少气盛而已,等日后经历多了,自然会成熟起来。”

众人在第二天回到了秦安村。

汴军攻破长安的消息,紧接着传了过来。

杨荣威想,长安距秦安村也就百十余里路,假如汴军有意向华州攻打的话,那么在华州边上的秦安村,必将遭到汴军的洗劫,自己辛苦大半辈子积累下的家业,定将毁于一旦;到那时,自己要再想实现宏图伟业,恐怕难上加难了。

杨荣威越想越精神紧张,于是决定派大郎杨纤和去华州镇守使刘震那里。看看镇守使刘震对时局的看法。

不一日,杨纤和回来向杨荣威报告:“刘将军接到李茂贞的命令,让他死守华州城。李茂贞正在集结部队,同时联络河东的沙陀人李克用,让李克用从背后进攻汴军。自己要在华州城和朱温的军队一决高下。李茂贞派信使告诉刘建如若失守,军法处置。但是眼下汴军八万人马已经逼近华州,而城中人马不足五千,刘将军现在已经是热锅上的蚂蚁,不知道该怎么办。”

杨荣威听后不由得大吃一惊,看来秦安村早晚都会成为战场了。

杨荣威赶紧吩咐,大郎杨纤和继续加固庄园堡垒;三郎杨纤意加紧训练家丁,同时继续招募新丁;在密室中,对二郎杨纤望悄悄耳语了几句后,杨纤望就从庄中离开不见了踪影。

几日后,汴军潞州行营都招讨史杨师厚的中军大营抵达华州城。

刘建紧闭城门,等待李茂贞的援军。

汴军前军指挥使葛从真见华州城门紧闭,于是就地安营扎寨,等待杨师厚的下一步命令。一天葛从真率领一干人马,北行三十里路来到了秦安村。

杨荣威接到家丁传报,还有半个时辰就到,当即令人将秦安村的的猪牛羊三牲都集中起来,又准备了一千两银子 ,二百两金子。村中壮男都藏到地道之中。

杨荣威带着村中老弱病残,大开庄门,将准备好的东西排列在道路两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