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家祖左宗棠> 第220章:崩溃的欧洲(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20章:崩溃的欧洲(二)(2 / 3)

发动夏季攻势,在短短的数天之内,德军前线的部队如同纸糊1般被轻松捅破,几乎放弃了先前占领的所有土地,退回了兴登堡防线。

此时,在国内,随着贝特曼首相于7月26日被不明身份的人员所刺杀后,议会与参谋部方面的斗争达到了顶峰,威廉2世本人彻底被双方共同架空,甚至出现了军队强制关停议会的情况。

而民众对于这场战争以及其所产生的闹剧已然忍无可忍,柏林民众和工人在左派革命团体“柏林革命者阵线”的带领下发动了“8月革命”。

革命发生后不久,柏林便被革命派控制,正式成立了“柏林公社”,威廉2世在仓皇逃离的路上被汉堡起义工人枪决。

收到消息的参谋部立即抽调部分部队进行镇压,而这也导致了前线状况的进1步崩溃。

而在东欧战场上,德奥联军1再收缩,可历经苦战的红军尚未能喘口气,白军在4月的春季攻势中便势如破竹,1举攻下了南线的察里津和阿斯特拉罕和东线的彼尔姆和伊热夫斯克。

红军总司令加米涅夫不得不下令收缩战线,位于前线的加雅、绍林、索罗金和穆拉维约夫等将领只得抛弃大片的外围战线,前往俄国核心区边缘布防。

1919年7月,汉任和罗曼诺夫斯基率领的西伯利亚第1军的兵锋到达萨马拉城下,驻守这里的是红军第8集团军,军长是阿列克谢·尼古拉耶维奇·格里申-阿尔马佐夫,社会革命党人,俄军炮兵少将,毕业于米哈伊洛夫斯基炮兵学校,日俄战争老兵,他是西伯利亚6军的创建者,领导了1918年5月托木斯克起义,推翻了当地的布尔什维克政权,莫斯科起义成功后归顺莫斯科中央。

他是1位优秀的军事将领,在1918年时就得到了旧军官团和红军年轻军官们1致的认可,作为集团军司令兼任政委的他非常有信心抵御住敌人的进攻。

进过1个月的血战,红军以优势兵力守住了萨马拉,西伯利亚军损失惨重被迫撤回乌法。

这是1次转折性的战役,阿尔马佐夫将军成功地挫败了白卫军进入伏尔加河的企图,保护了上游的喀山和辛比尔斯克,为解除察里津陷落后的阿斯特拉罕之围奠定了基础。

自此之后,1些好消息逐渐传到了马尔托夫的耳中,在1919年8月美英联军发动的第4次亚眠战役中,德军防线全面崩溃,随后协约国部队收复了法国北部和整个弗兰德斯,德军被赶过了默兹河,兴登堡防线崩溃,德军不得不开始面对本土决战。

随着西线德军的溃败,东线的德军也开始撤退。最先开始的是波罗的海的德军,在德军撤退后红军第6集团军进入了波罗的海公国并将其军队分割为了库尔兰和艾斯特兰两个部分。

白鲁塞尼亚部队没有了德军的庇护在红军面前溃不成军,红军第7集团军迅速收复了斯摩棱斯克和普斯科夫,开始向明斯克进发。

南方的乌克兰地区,乌克兰国部队与德奥联军对进攻的红军进行了顽强的反击,在付出巨大伤亡后红军并没有获得什么进展,只是勉强收复了布良斯克和奥廖尔。

就整体来看,欧洲各地遍布火星,资产阶级革命、康米革命、民族革命、无政府暴动、军阀割据、保皇派反扑,如此种种,难以概述。

而在亚洲,趁着欧洲内乱,中国再从英美等国处获得保障,套到资金之后开始向着中亚和北亚进发。

中亚方面,乾竺特、拉达克等地属于中俄战争后的待议区,中国自然也就将其收入囊中。

哈萨克地区凑出来1个阿拉什共和国,其形式更接近于部落联盟,内部既有部落,也有无政府主义社区,还有苏维埃、军阀等等。

相对稳定和正常的则是土库曼公社、布哈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