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女生耽美>家父宋仁宗> 第一百一十八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八章(2 / 3)

是内政。其实终宋一朝,将星从没有断过,只是出于种种原因被不断埋没。唯有处在两宋之交的乱世,旧有制度崩坏、亡国危机压顶,才让将领们找到喘息之机彻底展露才华,绽放光芒。

很可惜随着旧有制度重建,这份璀璨终究沦为昙花一现,令后人捶胸顿足,扼腕叹息。

赵昕如今做的,就是把武将们放出去的同时,维持住平衡。只要收获战果足够丰富,用开疆拓土,收复失地,使金瓯复归无缺的理由在前头顶着,总能堵住文臣们的嘴,让制度蜕变转向。哦,选好了人之后还得写一份敌后作战方针和细则发下去。军事作战中最怕的就是战略意图贯彻不到位,导致执行时发生形变。说来有些惭愧,赵昕如今这个被狄青赞不绝口的各自为战的方法,是他借鉴了原历史线中章瓷后期的动态坚壁清野之策,结合了自身对游击战的浅薄理解杂糅而成。

有点不符合当下集合大兵团进行战略决战,毕其功于一役的主流战法。所以学习和理解成本都会更高。

当然更为让人不理解的肯定是尽可能地善待夏民这一条。具体为如果能买粮食,那就不要用征集这种与抢无异的方式。孙子兵法有言:“故智将务食于敌,食敌一钟,当吾二十钟;萁秆一石,当吾二十石。”

在如今这个物流运输脆弱的年代,因粮于敌是被认为是行之有效摧毁敌人有生力量的做法,也被广泛采用着。

但凡事兴于斯,必亡于斯。与摧毁敌人有生力量如影随形的是占领区百姓引而不发的反抗意识和随之高企的统治成本。而本朝对夏战争的后勤极度脆弱,导致大军行经处如蝗过境,对占领区的控制力度不强。

但相较于长远的考量,实际执行的军官们肯定更追求军功这个短期利益。不杀良冒功就算对得起他了。

“Duang一-″赵昕直接丢了笔,一个头磕在了桌案上。封建时代人治的弊端啊,孤家寡人,遇事只能一个人在心里琢磨,根本没个商量的人,也没人敢和他商量这种事。

而且当个明君真的很需要一副好身板,他现在光是头杵在桌案上,睡意就一阵阵往上涌了。

这几天他好像加起来也没睡到四个时辰。

完啦,就这睡眠时长,身高指定是赶不上狄咏了。赵昕闭着眼将手伸向桌边荷包,想摸一颗糖嚼碎了好睡觉来着,结果一捏,空的!

比媳妇特意给他准备的药糖吃完了更悲催的事情是什么?是工作像催命鬼一样的找上了门。

“咦,公炤(李玮),怎么是你?”

赵昕看着眼前挂着比他还要重的两个黑眼圈,快要能和国宝媲美的李玮,心中十分诧异。

只能说人与人之间天赋的差距不是后天努力能够弥补的,和他一起接受世间最顶尖教育的李玮是伴读中最为勤奋的,但直到现在表现出来的就是文武之才皆是平平。

李玮这一世又没有驸马身份的加持,不可能像曹评那样捡夏州整军的实惠功劳。

但到底相伴多年,又是无良爹现在最关注的小表弟,赵昕当然不可能把人闲置。

文武皆不出众,那还有经济之才嘛。后勤军需,物资调配,乃至于功过记录验证,正需一个自己人去坐阵盯着。

真干好了功劳不比亲自上阵杀敌小。

所以赵昕直接把人丢给了范纯祐带着。

赵昕这只需要拟将领名单就愁得白头发滋滋往外冒,李玮那过手的可是乘以百倍,乃至千倍的物资调动,人员升转。李玮也清楚知道自己向上的路就在脚下,所以也是拼了命的学习,才扔过去不到半个月功夫,人就肉眼可见的清减了不少。就这么一个大忙人,说忙得脚打后脑勺都是轻的,基本是脚后跟掼进后脑勺都不管,因为忙得没时间拿下来。

可这种大忙人,居然赶过来见他了。

而且若是粮草被服短缺,成色不足,也当是范纯祐或者范纯仁这两个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