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法子,把它们粘合在一起。
“大哥,粘合的那面靠着手,保证没让魔芋豆腐染上味道。”
刘麦笑得非常骄傲。
刘稷看着她的手指被凹凸不平的粘合处,硌出青紫的痕迹,却根本笑不出来。
“阿麦,辛苦你了。”
“辛苦半天能得四十两银子,多少人都羡慕我们呢。”
改进了手套,刘麦两个时辰就把一百多斤的魔芋块搓成了沫。
听阿菽说每天只供应二百斤,她挖魔芋块时,发现后山还有一大片成熟的,新长出来的更多。
原材料那么多,不挖也是浪费掉长新芽,于是她提议大哥多卖一些。
“阿麦,有些东西不是产量增加,收益就会增加,相反,还可能会变得廉价。”
是吗?
刘麦不懂贵人们精贵的菜肴是怎样定价的。
但大哥说得一定都对!
“我听大哥的,明天只做二百斤。”
四百斤魔芋装在盆里桶里,摆了满满一堂屋。
刘稷担心老鼠偷溜进来,掀起盖子咬坏了没法交货。
再加上他要制作踏犁,于是兄弟两人约定。
一个人守上半夜,一个人守下半夜。
“阿菽先去睡,我守上半夜。”
等到弟弟妹妹分别在两个屋子睡下,刘稷将叶连枝等人砍的榆木,抱了一捆回堂屋。
靠在墙角坐下,掏出工具,开始按照脑子里的草图,在榆木上画线凿洞。
踏犁虽简单,但脚蹬处的花样也不少。
有直接插入脚踏木蹬子的,也有选择凿出一个能够容纳单脚活动的空间,减少木材消耗的。
“直接安插脚蹬更省事。”
手柄处也是采取穿插,而不是拼接。
比画好材料,挫刀开始大展神威。
“咄咄咄!”
“咻咻咻!”
辛苦劳作一天的刘麦刘菽,在富有节奏的挫击声中,睡得极香。
住在房顶上,外出觅食的老鼠们,听到这声音都不敢回家。
不到半个时辰,第一把踏犁问世!
刘稷除了将手柄处打磨了一番,免得抓握时滑手。
剩余凹凸不平的地方,只影响美观不影响使用,他根本没去理会。
“要不是前端镶嵌着铁片还值些钱,把它扔到大街上,大家都嫌它叉头多当不了烧火棍。”
刘稷打趣一声,悄声推开门,去院子里蹬了一脚。
看着毫不费力就被翻起来的小土堆,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
凭借他手里的这把踏犁,这片土地上的农耕进度,能够往前跨越上千年!
“从今往后,像周财主这类的小地主们,再也无法笼断佃户开荒了。”
至于更高层的政令限制,暂时与刘稷无关。
大乾朝堂很凌乱,大庸县山高皇帝远。
只要给他足够的时间积累资源,未来谁决定政令走向还不一定呢。
反正谁敢不让他好好种地,想让他受苦受穷,他就只能把对方种地里!
收回思绪,刘稷又多蹬了两脚踏犁。
木制的比铁制的更轻便,但要掌控好力道避免将木材踏裂,在使用上需要更多的技巧。
“一回生二回熟。今晚必须造出十把踏犁来。”
手工制作比不是流水生产,但也有技巧可寻。
造出第一把,接下来刘稷先统一画线,接着“咄咄咄”。
最后将横叉统一钉入洞孔里,再用挫刀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