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驾至南山,远望见长安。
层岚叠嶂的群山远处,长安城的轮廓在傍晚金黄色的夕照里若隐若现。
队伍的欢呼声此起彼伏,归家的喜悦迅速在禁卫中扩散开来。
李素也露出了笑容,嘴角弧度越来越大,最后竟是放声开怀大笑起来。
李治策马驰到李素身边,大笑道:“李兄,快赶一步,咱们在城门关闭前进城入宫,觐见父皇。”
“父皇要是大悦,那就会太极宫赐宴了”
“咱们……喂,李兄!李兄何往?”
李素懒得理他,骑在马背上先朝李绩拱手行了一礼。
李绩含笑点点头,李素大笑着扬声喝道:“李贵!”
“在!”李贵凛然应道。
李素大手一挥:“随本侯回家。”
轰然一阵马儿长嘶,李素朝丰禹村方向疾驰而去。
留下李治一脸懵然,和被抛弃后的失落感……
“李伯伯,他……”
看到此,李治哭丧着脸道:“咱们应该先进长安城,觐见父皇之后才回家呀。他怎么把咱们丢下了?”
“日后若有人知道此事,不轻不重怕是会参他一本呢。”
闻言,李绩眼里满是笑意:“殿下觉得,李素是个怎样的人?”
李治想了想:“他是个聪明人,嗯,很聪明,言与行往往都出人意料,常有惊世之论,亦有鬼神莫测之行。”
“这一路我他与朝夕相处,实获益良多!”
“只是……他似乎,呃,有点懒,干啥事都
是漫不经心的样子……”
听到这话,李绩笑了笑:“不是漫不经心,而是他其实对国事没什么兴趣。”
“家国二字在他心里,他最看重的是家,所以他宁愿冒着被参的风险,也要先回家看一眼。”
“家里平安无恙,他心里踏实了,其次才会想到国事……”
李治愕然无语。
李绩接着道:“等殿下再长大些,或许便明白这个道理了。”
“男人在外面再风光,终究心里是有牵绊的。”
“有的因权钱所系,有的因儿女情长所系,还有的,嗯,心里便只系着一个家字了。”
“老夫这把年纪,为国征战无数,离家时常数载,重功名而轻离愁!
此时自省,却发觉还不如一个年轻娃子活得明白……”
李素就是李素,世上只有这一个李素。
李素活得明白,正因为太明白,所以他有他磨不平的棱角。
王权与礼律在他心里,哪里比得上家中窗格内透出的一抹等他的孤灯?
跃马还家那隔岁,预应乾鹊报高堂。
骑在马上风声呼啸过耳,眼前的乡道越来越熟悉。
早已有人先行一步向侯府报信,当李素等人赶到丰禹村口那棵熟悉的大银杏树下时。
村里的乡亲们已站在乡道两旁,一脸喜色地朝李素等人行礼招呼。
李素按捺住急迫的心情,放缓了马速,强笑朝乡亲们还礼问候。
行到李家门口时,刘三娘、陈婉儿、陈四等人早
已在门前的空地上翘首以盼。
见李素风尘仆仆回来,刘三娘忍住了迎上前的冲动,目光晶莹,神情激动。
不过侯府的管家可没那么矜持了,李素的马儿还未停步,管家微胖的身子便抢先一步窜了出来。
伸手拉住了缰绳,将李素搀下马来。
一边笑着流泪,一边罗嗦唠叨个不停。
“侯爷回来了,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