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这道奏疏,就是出自于他长孙无忌的手笔!
于是,
奏疏顺理成章的便被送到了李世民的案头。
朝堂的事情就是这样,有时候事情的爆发有个酝酿铺垫期。
往往一桩不起眼的小事,后来在有心人的操作下慢慢发酵,最后事情闹得比天大,结果自然是谋划者达到目的。
还有的纯粹属于意外,事先没有任何铺垫。
发生时也没有任何预兆,就这样突然发生了。
李世民看到这份奏疏后,脑子里第一个念头不是这份奏疏的内容如何,而是这份奏疏的根源。
它是被有心人操作酝酿出来的,还是纯属意外突然发生的?
这份奏疏令李世民闻到了一丝阴谋的味道,毕竟他不是糊涂的昏君。
任何事情落到手里,就算没有证据,终归也有一点点若有若无的预感。
拧眉沉默许久,李世民感到有些为难了。
皇子们赖在长安找尽各种理由不肯就藩赴任,这个事实李世民当然比任何人都清楚。
可以说,他生的十几个皇子里,没有一个愿意主动离开长安去赴任的。
就算有主动提出赴任,其本意还是为了在他面前卖乖讨好,以获得自己的宠爱……
见多了皇子们各种奇葩的拖延理由,久而久之,李世民索性懒得追究。
明知他们在糊弄自己,他也睁只眼闭只眼,由他们去。
毕竟地方每个州府真正手握实权的人,他早已做好了安排,都是自己非常信任的文官武将。
皇子们去不去赴任,其实对地方的政务军事并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以往催他们赴任只是纯粹为了规矩二字而已!
君臣都很有默契蒙上的这层窗户纸,没想到今日竟被这个名叫刘忱的家伙捅破了……
这个人显然不会玩游戏。
又或者,他根本是为了某个目的故意破坏规则……
看过奏疏后,李世民思索片刻,然后将奏疏随意朝案边一扔,取过另一份奏疏继续批阅。
至于刘忱的那份奏疏,自然是置之不理。
也就是俗称的留中不发……
不论是预谋已久,或是偶然突发,事情都有个发酵扩散的过程。
数日后,又有五位监察御史同时上疏,说的还是同一件事!
陛下要不要考虑一下把你家那几个祸害踹出长安城?
李世民顿时愣住了,难道有人在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