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言,李素想了想,道,“长孙无忌权重势大,若他果真与晋王发难,仅凭你们三人恐怕无法应付。”
“三位这些日子不妨多与山东士族来往,尤其是太原王氏!”
“王氏是晋王姻亲,如今晋王有希望问鼎东宫之位,王氏一定会死心塌地相助。”
“而后以太原王氏为纽带,将山东士族与晋王紧密连在一起,形成一损俱损的同盟关系!”
“如此,就算长孙无忌发难,晋王亦可从容应对自保。”
“至于如何让晋王与山东诸士族形成同盟,就要靠三位奔走了。”
“
晋王甫登高位,朝中却势单力薄,山东士族可为他所用。”
李义府三人点头记下。
李素沉思半晌,然后笑道,“能说的大概就这么多了,陛下离京东征,真正的矛盾已不在长安城,而是辽东战场上!”
“咱们真正要关注的,是东征战场。”
“幸好我也随军出征,太子留给我来对付便是。”
幽幽一叹,李素满脸愁容,“……堂堂的太子不好好在长安城享福,非要随军打仗,凑这个热闹干嘛?”
“历朝历代这种事情都是罕见的。”
“天子和太子一起去战场,这实在是……”
贞观十三年十一月初六。
长安城外屯营校场。
清晨,校场上旌旗猎猎,迎风招展。
十万披甲之士静静列阵于校场上,随着低沉似呜咽般的牛角号吹响,无形中将气氛渲染得更加悲壮。
校场东边搭起了台子。
李世民穿着金黄色的盔甲,一身戎装站在台上,一手负于身后。
台下站着一排老将军,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绩,和平壤道行军大总管张亮并排站在首位。
接下来便是尉迟恭,程知节,李道宗,薛万彻等将军。
放眼望去,皆是当世名将!
此战不仅倾举国之兵力物力,就连这些身经百战的将军们也全部出动。
东征一战可谓狮子搏兔,志在必得。
卯时至,校场上响起低沉的鼓声。
鼓声隆隆,低沉而渐激烈,每个人的心跳仿佛也随着鼓声的节奏而变得亢奋起来。
李世民抬头看了看天色,然后向前踏了一步,沉声道,“宣太史丞李淳风卜卦此战吉凶!”
一身道袍的李淳风出列,仙风道骨的模样引众将士侧目。
鼓声歇,李淳风站在台上,一手执桃木剑,一手拈道决。
脚踩宫位,阖眼念念有词半晌。
再不慌不忙朝四方恭敬拜了拜,从怀里掏出两张写满了符文的黄纸。
凌空朝黄纸比划了一阵,最后两眼一睁,将黄纸猛地朝天上一甩……
轰!
两张黄纸竟莫名其妙烧了起来,引得台下将士一阵惊讶。
黄纸飞快烧成了灰烬,李淳风忽然举起桃木将奋力往前一刺。
收回剑时,剑上竟穿了一张带着血红色朱砂字迹的符纸。
李淳风取下符纸,朝纸上的朱砂符文扫了一眼。
然后跪在李世民面前,双手将符纸奉上,大声道,“臣恭贺陛下,上天有示,此战大吉,无往不利!”
看到此,李素不由暗暗撇了撇嘴。
真是一个毫无悬念意料之中的答案啊。
这老神棍太没创意,有种你说句此战凶险,有去无回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