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只是好好学习,然后考中进士,然后平平淡淡地当官。
但李纲毕竟才十七岁,身上还有着比较强烈的少年心性。
如果一辈子就这么平平顺顺,显然不够精彩。
男孩从小爱枪械车辆,这个古今同理。
之所以选择了汴京大学,也是幻想着能够偶尔有机会过过器材眼瘾就行了。
至于专门投身精力去摆弄,他觉得书院是不会因为
他而坏了规矩的。
最后万分纠结的结果,自然还是做出了进文学院的决定。
汴京大学实行的是寄宿制管理,哪怕家在汴京,也只能上五天课回一次家,这个有趣的规定已经被大家接受。
当然,不过因为各种原因不想回家,大学的各类公共场馆依然为学生们开放。
如果觉得书院呆得太闷,一出书院大门步行一小段路就是汴京大学商业街。
发展到现在,汴京大学商业街除了没有青楼,其余的应有尽有。
对于开青楼这种事情,他不是没想过。
国子监太学附近不但有,还有好多家,大宋高层对这样的情况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都是成年人了,读书的生活也非常枯燥,适当的放松也是必不可少的。
但钟粟始终觉得,别的商贾干这个他不会反对,自己也去开青楼,还真下不去手。
再说,就算他真想这么干,估计小然和苏婉婉也不会同意。
纯粹意义上的青楼没有,但卖艺不卖身的那种场所钟粟倒不是问题。
范仲淹、苏东坡这些道貌岸然的家伙都会偶尔去青楼玩玩,不但无损他们的人品,甚至还制造出了不少佳话。
钟粟只能在尽可能人性化的情况下做到这一步了。
其实真正的风月场
所,所谓的佳话都是骗局,最多也就是故意炒作出来的一个梦,常态化的反而是那些人间惨剧。
汴京大学商业街就这样,如果要逛窑子,可以多跑一段路,或者干脆去别的书院。
汴京大学也有了一些膨胀的资格,你爱来不来,他都在那里。
当李纲在入学报名的时候再次确认了自己的学院后,他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在汴京商业街找个买醉的地方,把自己的梦想暂时埋了。
当他准备离去的时候,却再次看见了汴京大学年轻的山长钟粟。
现在自己已经算是汴京大学的正式学生了,见了山长自然要执师礼,李纲就算有点郁闷,也没有忘了这个。
“学生李纲见过山长。”
“伯纪(李纲字伯纪)啊,随我去一个地方。”
钟粟说完,也不看李纲的脸色,转身便走。
李纲一脸不解,这位钟山长跟自己不熟吧,怎么直接就点名私聊,到底是几个意思。
自己的父亲虽然是太常少卿,也算是官宦之家,但他也清楚,这位山长可是朝廷的三品侯爷,似乎没必要刻意讨好自己家。
再说,他已经听说了,这次淘汰的考生中,背景比他强大的可以有不少。
不管了,山长有令,不得不从,先跟上去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