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说西夏战事之所以能够如此顺利,全都是仰仗钟粟在幕后的运作。
一开始章楶觉得或许是种师道可以谦虚,但后来种师道却说到了一件事
情。
因为在种师道全面进攻西夏之时,他已经发现,《汴京头条》这份准邸报居然在宋夏边境流传甚广,那里的部分党项人都表现出来了对大宋子民生活的渴望。
这可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如此以来,西夏在发布的全国动员令,然后大量征兵的时候,西夏人居然在国破家亡之际,也没有表现出应该有的踊跃态势。
当然,这也可以理解为党项人贪生怕死。
不过,种师道还说到一点,那就是边军都没有见过钟粟,却在使用钟粟研发的武器训练时表现得非常虔诚。
因为军事们认定,钟粟捣鼓出这些新式武器,就是为了尽可能让大宋的军士活着。
如此一来,大宋军士反而在作战时更加奋不顾身,章楶听了这些,只能无话可说。
当然,种师道对章楶还是保留了一些。
他从来不觉得“将者杀人王者诛心”这句话有什么问题,但他猛然发现,钟粟居然是诛心一脉,而且他又是忠心于当今陛下的诛心。
这就有点了不起了,大宋不缺乏能人,但是却缺乏有能有忠心同时还心存大义的人,而钟粟似乎做到了这一点。
虽说他现在赚得盆满钵满,但他却拿出大笔的钱来用于办书院。
办书院这种事情,说得高大上一些,那是为国育才,但其实就是烧钱。
毕竟首先需要花钱搞建设,然后先生要吃饭,还需要工钱,学生未必都是家里有矿的,有些甚至连孝敬一下先生的资本都没有。
但这些钟粟都不在意,只要能够通过入学考试,那便意味着具有一定才能,就值得书院投资。
而且,在学成之后,这些学生还能够得到书院的多方照顾。
文学院毕业的,钟粟会推举他们去参军科考,就算考失败了,还推举他们去各地为大宋服务,同时也为自己谋得一个生计。
工商管理学院的学生,还能够获得钟粟
的贷款,然后拿着这些钱去创业。
现在的河西之地甚至西域,的确活跃着不少汴京大学的学生,主要就是出自工商管理学院。
事到如今,其实大宋更多的大臣,已经习惯了大宋的做法,打仗的事情,就是武将的,文臣们就别瞎操心了,意味陛下赵佶都不会随意掣肘,其他大臣和何必指手画脚?
现在曾布代表的,其实已经是大宋最后的一批遗老,他们的不解最终只会带进棺材板里面,他们的遗憾不会得到弥补,因为他们已经错失了新大宋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所以只能拖拽着边走便喘息,直到有一天终于不堪压力,然后被无情地摔进历史的深谷中。
几天之后,曾布显然做了一个第一权相该做的决定,等到打败了契丹,他便准备告老还乡。
倒不是说他觉得对不起大宋,也不是说他对大宋有所不满,而是他觉得,大宋没有了他,一切还是会按照既定的路线继续前行。
此时的他,想起了在嘉佑二年,他和自己的兄弟曾巩一起登临进士科,从此之后开始进入仕途,一时之间也算风光无比。
此后,他又受到王安石赏识举荐,受到宋神宗召见,因为其政策理念与宋神宗相似而受到神宗的赏识。
从内心深处来讲,曾布不是一个坚定的改革派,因为他在支持改革派的同时,也看到了新政中的不少问题。
王安石开始实行新政之后,曾布成为王安石新政的有利维护者。
他虽然不完全同意新政的做法,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