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灯璀璨,他们逛了半个时辰便回了,外头实在有些冷,云卿姿有些熬不住。 她一路提着螃蟹花灯,到马车内也不放下,在车内举着看了又看。到了宅子,她也不肯假手于人,自己一路提着到了房中。 花暮锦见她欢喜的模样,他也像吃了蜜饯一般,心里甜丝丝的。 “如此喜欢,可要带回京?” 云卿姿思索一番:“正有此意。”正好与她小库房那盏鱼灯摆在一起。 她又开口问道:“殿下还记得我七岁时,殿下送我的生辰贺礼吗?一盏鱼灯,和这盏螃蟹灯差不多大。” 花暮锦点头,他自然是记得的。 那年云卿姿才七岁,像个糯米团子,她喜欢各种亮闪闪,漂亮的小玩意儿,于是花暮锦便在她生辰那日送了一盏七彩的鱼灯,上头还点缀着珍珠与螺钿。 那时候,家中的姑婶还调侃他,问他是不是以后要娶阿景当媳妇儿。花暮锦微微抿唇笑了一下,她肯定忘记了。 正月过得极快,转眼便是月底。云卿鸾的信又来了一封,讲的是她这些日子拜年,脚都酸了,不过得了好些压岁钱,云芷清一家也回来拜年,还说等开春了要接她和云家姐妹去稽越小住,也领略那边的风情。 她洋洋洒洒写了好几页纸,言语中满是欢愉。云卿姿这才放心许多,她在姑苏并未受到薄待,甚至陈氏在教导云蓁蓁几姐妹的时候也带上她,教她管家庶务,家里也请了女先生,教几位小娘子女红、插花、点茶等手艺。 开了春,雪也早就化了,天气逐渐转暖,要带回京城的东西并不多,只是为了遮掩过去,她又让岁桃出门采买些物件,带回去分给家中的弟弟妹妹。 过两日便要离开徐州,她心里多了几分不舍。 花暮锦派了暗卫送她回京,一行二十人,皆扮成护卫,一路护她安全,他与云卿姿商量时,她并未拒绝。 她心中也清楚,保不准路上再遇上什么山匪或是暗杀。 离别的日子总是充满苦涩,连吹来的风都带了几丝哀愁。 花暮锦送她出了城门,云卿姿掀起车帘,她微微仰着头,一双眸子落在骑马的花暮锦身上,眉梢都带着温婉。 “殿下,就送到此处吧,外头风大,殿下小心着凉。” 花暮锦没说话,隔了半晌,才嗯了一声。 “一路平安。” 千言万语只汇成了一句一路平安, 云卿姿微微弯了眉眼,“多谢殿下。” 车帘被放下,阻隔了一切视线,云卿姿感觉心里空落落的,她知道,经此一别,再见时,他们便又会像几年前那般,隔得远远地,而她,也只能在人群中悄悄看他几眼。 不过,这样便足矣。 侍歌见她神色,轻轻开口:“娘子…若不回京与大娘子说一番,她定会成全…” 云卿姿只是摇摇头,笑的有些牵强:“这样就够了。” 能与他在徐州城朝朝暮暮的过一段日子,能够靠的他如此近,这便足够了,别的她不敢奢求,也不能奢求。 京城也进入了春日,逐渐有人将袄衣换成了春装,天气愈发暖和了。 云卿姿何时回京并未给京城递信,薛小娘并不知晓她要回来了,这些日子她忙着筛选与云卿姿议亲的人选,经过几日的挑选,给温大娘子送去的五人,选中了两个。 一个是黄家幼子黄瑀,今岁年二十一,黄家也是清流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