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武侠修真>惜缘赋泪上妆> 第52章 旅游(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旅游(一)(2 / 2)

艳,但那份沉稳与古朴,却更加让人沉醉。

一行人跟随着导游来到“石美宅”,导游开始介绍:“主屋三开间,旁边还加有吊脚楼,使得整个建筑更加错落有致。正房屋架采用六柱九瓜的结构,中间较两次间稍宽,用木板隔成前后两间。前间宽大为堂屋,是全家饮食、待客的地方。遇到节日和喜庆的日子,人们还可以在这里舞狮子等庆祝活动。堂屋的中柱不落地,而是落在梁上,当地人称这种做法为“抬楼”。这种做法不仅用料较大,而且使得整个堂屋的空间更加开敞明亮。室内没有墙壁的阻隔,使得整个空间更加通透自由。”

走进堂屋,一股浓厚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这里的空间开阔明亮,中柱不落地的“抬楼”结构,让人感受到了苗族人民对建筑美学的独特追求。室内没有墙壁的阻隔,使得整个空间更加通透自由,仿佛能够容纳下所有的欢乐与忧伤。在这里,人们可以尽情地享受家庭的温暖与欢乐,也可以在这里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让生活的每一个瞬间都充满了仪式感。

“堂屋的东面中柱后的柱子被称为“母柱”。按照当地的建房风俗,建房之前首先要拜祭母柱,以祈求祖先的保佑和庇护。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也体现了他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和尊重。”

“东边一间是火塘屋。火塘在苗族的生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过去,苗人的屋内布局多以火塘为中心,人们的起居、饮食、祭祖、敬神等活动都在火塘旁进行。火塘用青石板砌成,再用木板围成正方形,然后在火塘周围用质地坚硬的木板铺成“地楼”,高约 30 厘米。火塘内安有铁三脚,上方置一支架或挂钩,一般家庭会把腊肉挂在上面熏制,或者挂其他东西。这种生活方式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也体现了他们对食物的珍视和热爱。”

“民间祭祖依然保留着传统做法。在火塘边祭祖时,人们会在火床上中柱下方摆上贡品和上香等物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敬仰和怀念。在火塘旁烤火时,主宾有别。火塘上之中柱方因是祖先所在地,因此忌讳客人坐在那里。这一习俗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礼貌和谦逊,也体现了他们对祖先的敬畏和尊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