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坏了你赔得起嘛!”
李天明的脚步一顿,扭头看向正抬手指着他的那个男知青。
记忆中已经没有这个人的名字了,但那张脸却有些印象。
某次县革委会来村里检查工作的时候,李学庆为了应付差事,照例让地主李老六上台挨批斗,就是这个人,冲上去抽了李老六两个大嘴巴。
论起来,李老六还是李天明的爷爷辈,虽然成分是地主,可解放前也没干过啥缺德事,时代洪流开启之前,每次在村里遇上,老头儿都会笑呵呵地给孩子们分糖吃。
因为那次的事,李天明叫上了几个兄弟,半夜闯进知青点,把这人给狠揍了一顿。
“说你呢,看什么看!”
话没说完,就被李天明甩过来的行李砸在了身上。
“你这人……”
对上李天明凶狠的目光,张青森还是选择了闭嘴。
“小同志,别这么大火气,友好一点儿!”
知青办的人看了个满眼,也懒得管这事,都是乡党,说不定还沾亲带故的,谁会为了外人出头。
李天明没说话,又去拿了其他人的行李装上车。
马车不算大,两个柴油桶占了三分之一的空间,再装上行李,最多还能坐下三个人。
这次分给李家台子的知青,正好是三男三女。
“女知青上车,男知青跟着马车走!”
金利说完,背着手走在了前面。
对农村人来说,40里路根本算不得什么。
可这些城里来的知青就不一样了。
来永河县的路上,已经消耗了他们大半热情,这会儿又累又饿,得知还要走着去村里,男知青立刻就闹了起来。
“走着去?多远啊!”
“不远,40里,赶着天黑前就能到!”
金利随口搭了一句,脚步没停,连头都没回。
“40里,你开什么玩笑!”
“知道来接知青,怎么不多派一辆车!”
“就是啊!”
周围人听了,看这三个男知青的目光,就像是在看傻子一样。
多派一辆车?
哪个村子的大牲口不是宝贝,能来一辆马车,还是县知青办打过招呼,不然的话,全都得腿儿着回村。
李天明也没理会这些人的心思,等三个女知青上了车,拿起鞭子,扬手在空中甩了一下。
啪!
大青马迈开步子,缓缓向前。
至于那三个男知青,不跟着走也行,只要县知青办愿意管他们的吃喝住宿。
张青森等人见状,有心去找知青办的人告状,可这会儿送他们过来的人早就没影儿了,别人他们也不认识。
眼见李天明赶着马车越走越远,也只能无奈地跟上了。
“叔!上车!”
从金利身边经过的时候,李天明招呼了一声,金利顺势一跳,坐在了另一侧的车辕上。
“那个……同志,要不然,我和他们换着坐?”
走了差不多10里路,李天明听到身后有人说话,声音很小,不仔细点儿都听不清在说什么。
回头看过去,三个男知青远远地跟着,只是那走路的姿势歪歪斜斜的,显然累得不轻。
“同志!”
宋晓雨又说了一句。
“随你!”
还是个心善的。
人家要做好人,李天明没有拦着的道理,抬起鞭子在马背上轻轻点了两下,大青马随即停在了路边。
等张青森三人追上来,宋晓雨便下了车,另外两个女知青见状,也只好不情不愿地跟着下来了。
“坐好,走了!”
40里路,还要翻一道山梁,回到村里,天已经擦黑了。
赶着马车到了村支部,把柴油桶卸下来,李天明没急着走,等会儿还得把新来的这几位送到知青点。
李学庆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