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公事公办的对新来的知青表示了欢迎,然后又不情不愿让会计和一个支委去集体粮仓取了粮食。
“每人50斤粮食,这可是你们一直到年底的口粮,省着点儿吃,吃完可就没了,得自己想辙!”
女知青还好说,饭量小,但男知青就不行了,这点儿粮食肯定坚持不到年底,但多余的没有,原先都是县知青办解决口粮问题,可随着知青越来越多,县里也解决不了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全都推给了村里。
粮食装上车,张青森正要爬上来,李天明手里的鞭子一横。
“下去,走着!”
李老六七十多岁的人了,都能下得去手,这人就是个畜生,对待畜生,李天明一向不会惯着。
张青森闻言,也是敢怒不敢言。
李学庆见状刚要说话,就被金利拉到了一边,俩人嘀咕了几句,便不再管了。
知青点在村东头,靠近山脚的位置。
从三叔家门口经过的时候,见三个弟妹都在,李学工知道他今天去了县城,下工的时候,就叫了李天亮他们来家里吃饭。
“天明,等会儿你也来!”
三婶儿石淑玲是个和善的人,对待李天明兄妹几个一向非常照顾。
“不麻烦了,三婶儿,天亮,吃完饭,记着早点儿回去!”
说着,把挎包扔了过去。
谁家的口粮都不富裕。
看到挎包里装着的白面馒头,石淑玲就要追上来。
李天明甩了下鞭子,大青马很快就跑没影儿了。
“这孩子!”
石淑玲无奈地笑了一下,拿着挎包回了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