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风。
“父亲,那这是怎么回事?”上卿茂的儿子跟在后面询问。
上卿茂只是摇摇头。
却说国尉缭有个徒弟,名叫王敖,从他师父身上学了不少本事。
这徒弟还没有学完师父的全部本领,就已经很有本事了。
那些被他的本领帮助过的人,一个个都在夸赞他,说他日后一定能成大器。
年轻的王敖,听了这些个吹捧,自然骄傲不已。
他就背过师父,私下在秦二世面前展露自己的才华。
秦二世很喜欢王敖。
毕竟缭是个脾气很硬的人。
人都是有惰性的。
何况至高无上的皇帝。
一开始对待师父缭,扶苏有时间且有一定的耐心,还愿意以礼相待。
但是时间久了,缭还是不见有什么改变。他有奇门异术在身,能做到未卜先知。凡事不给他自己留遗憾就是,但是对秦二世很多时候是一种我看你看的顺眼,我勉强出手帮一帮,看你不顺眼,我就溜之大吉。
缭这种做法,任何一个皇帝都会生气。
他就像是一条泥鳅,又或者说是黄鳝。
每天都在秦二世眼皮底下钻来钻去,但是秦二世捉不到他。
时间久了,谁都烦。
横竖别人都在要死要活,他却轻轻松松来打酱油。
这样的世外高人,实在是让人讨厌。
出于报复缭这种怠慢随意的态度,再加上王敖确实有些本事,所以秦二世就委任了他一个官职,还是个不小的官职啊。
当初扶苏借助了章邯的力量,轻而易举控制了咸阳城、又控制了咸阳宫。
事后扶苏和章邯又产生了权力冲突,扶苏就把章邯的权力给限制了。
章邯有个弟弟章郗,原本负责咸阳城治安,也就是担任咸阳令的职务。
这个职务原先是赵高的弟弟赵成担任。可想而知秦二世多忌讳这个位置了,非但自己信任的妥当之辈才行。
于是乎,扶苏就把这个位置交给了王敖。
王敖这个人,虽然有些本事,可是不爱变通。
他的师父就评价他说,“是一块榆木。”
王敖很生气,“既然说我是榆木,那为什么那么多人求你教导他们,你却不肯。偏偏教我这个榆木脑袋。”
魏缭回答说,“胜在是个榆木。”
王敖听不懂了。
担任咸阳令的王敖,把咸阳城治理的井井有条。
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来说,王敖有些像是教条主义者。
一切都按照规矩来,不歪曲,不违背,一切都按照规定好的意思来执行即可。
所以他治理咸阳的治安问题,全部都按照规章制度来,根本不管你是皇帝他七舅姥爷还是公主外甥女,全部按规矩办事。
而且王敖只听从皇帝的命令。
这个耿直忠诚的年轻人,在秦二世这里满足了内心深处的一切欲望。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很快他就赢得了秦二世的喜爱。
渐渐地,咸阳城的治安好了起来,而咸阳防务大权也回到了秦二世手上。
过去秦二世一直为咸阳防务的事情感到头疼。他想要交给吕家的人,但是又不放心。
半个王宫都已经交给吕氏兄妹打理了,再把咸阳城也交给吕氏的人,那就是不明智了。
一来他们兄妹控制不了这么多的地方,本来就根基很浅;二来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只有傻瓜才能干的出来。
这一天,相里车弟子们带着他们的新成果——布匹返回咸阳城,恰好遇到了巡街的王敖。
王敖认识相里车的弟子们啊。
相里车也算是半个宗师了,虽然没缭那么厉害。
王敖是缭的弟子,这伙年轻人又是相里车的弟子。
作为一个门派的后辈们,他们有时候也会相互切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