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历史军事>晋庭汉裔> 第八十二章 十九岁离开洛阳(4k)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八十二章 十九岁离开洛阳(4k)(2 / 4)

羡一坐上熟悉的车厢,他就想起童年时,去北邙山陈寿草庐处的求学山路。那时他坐在朱浮的马车上,在吱吱呀呀的轱辘声中,无数次看过朝霞胜火,林木丰茂。

而走到建春门时,刘羡就不禁回忆起,自己是在此处与阿符勒相遇的,那时人潮人来人往,忙着围观士族领袖王衍。谁也没有想到,会有一个胡人在这里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一时吸引所有人的目光,然后开启了一段非常奇妙的缘分。

路过夕阳亭时,刘羡望着沿路的橘树上果实累累,但颜色青涩,便又记起来,自己和郤安、张固曾在这里捉迷藏,打橘子。四年前,他也是从这里路过,骑着马,领着墨车,去鄄城公府上去迎娶阿萝。那时的自己心情忐忑紧张,可又满是对未来的憧憬。

最后抵达安乐公府门口,他看到巷陌间的红杏,就又回忆起母亲。多少次她就如一棵杏树般立在门前,目送自己离开,又迎接自己回来,好像她一直能站到天荒地老似的。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刘羡不回忆时还没有感触,可一陷入到回忆中,就像神游九天般流连忘返了。

一直到车夫朱浮在一旁唤了刘羡好几声,他才反应过来:“朱伯,怎么了?”

朱浮愣愣地看着他,很有些伤感地说:“公子,到家了。”

“哦,到家了。”

刘羡下了车,打量着这座熟悉的府门,还有头上这块他仰望过千万遍的“安乐公府”牌匾。他突然有些醒悟了,为什么自己会进入这种追忆的状态。回忆美好,并不是因为自己快乐,而是离别前的感伤。

今日他要离开这里了,离开这个他出生的地方,成长的地方,成人的地方,并且不知道归期。

显然,大家也都知道了这点,所以当刘羡进府的时候,大家都已经汇聚了起来,在门后迎接着他。而他目光所及,看到的每一个人,都主动向他问候。

阿春腼腆地问道:“公子,还好吗?”

来福则忧心忡忡地望着他:“公子,你回来了。”

大伯母费秀没话找话:“怀冲,在狱中没吃什么苦吧?”

二伯刘瑶则道:“辟疾,先洗个澡吧,洗完大家一起用膳。”

只有妻子阿萝站在人群后面,一双眼睛怔怔地盯着他,良久才说:“辟疾,你瘦了。”

在诏狱的时候,刘羡就已从江统的口中得知,妻子为了自己的生死,到底付出了多少,又有多么牵肠挂肚。而现在他死里逃生,内心激动,可脸上还是徉作平静,笑道:“阿萝,我回来了。”

是的,在这个最后分别的时刻,他纵然心中伤感,也不想家人们因此而伤心,他希望大家能够笑着离别,下一次大家再笑着相见。

但大家也知道,微笑只是一种安慰,离别就是离别。

于是其余人都主动散去了,他们把空间都留给这对即将长久分别的夫妻,让他们在最后的时间温存。

时间这东西真是神奇,刘羡在牢狱的时候觉得时间太缓慢,几乎是度日如年。可在出狱后,他又感觉时光飞逝,岁月匆匆,几乎还什么都没有做,这最后一天的时间便过去了一半。

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他关注着以往并不在意的一时一刻,也重新审视着过去习以为常的环境与生活。时间的变化并不奇特,奇特的是人的思绪与态度。

夫妻两个人待在一起,其实也没有干什么,阿萝在给刘羡整理行囊,她给刘羡打包着衣物,而刘羡则整理着自己平日的一些手稿、信件,还挑选着必带的一些书卷。

整理的时候,阿萝就像一只蝴蝶一样在房内来回走动,同时叮嘱说:“去了那边,要好好照顾自己。”

“要按时用膳,早些歇息,不要熬夜看书,坏眼睛。”

“多给家里写信,有什么悲喜,一定要说给我听。”

“我已经去信给了……”

“阿萝”这时刘羡打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