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大明1566:摄政天下> 238.第237章 奇才!这是奇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38.第237章 奇才!这是奇才!(2 / 4)

徐阶凄凉的笑笑:“老夫谢严侍读从中转圜,这份人情,老夫记下了,徐家不会忘。徐璠有今日,全是他自找的,与旁人无关。”

陆绎点点头。

徐阶没有将徐璠的死,怪罪到自己姐夫头上就好。

但是徐阶紧接着又说道:“但还请严侍读知晓,朝堂之上,总有尔虞我诈,纷争不休,数遍过往,便是国家也未有万世传承!”

这话。

其实已经有些僭越了。

陆绎眉头皱紧,看向徐阶。

徐阶却是挥了挥手:“今日老夫长子逝世,家中还要置办其身后事,他是罪臣而死,我家也不便报丧各处,此地晦涩,同知还请移步,待来日老夫自当感谢同知今日送子过来之恩。”

这是赶人的意思了。

陆绎点点头,道了一声,便留下马车,徒步离去。

不多时。

徐璠已死,徐家正在置办丧事的消息,就在京中传开。

不过也如徐阶所说,徐璠是以罪而死,各处也就没有前去奔丧了。

是夜。

严府。

严绍庭正在煮着一壶茶。

说是茶,倒也不算是。

因为里面都是些诸如枸杞、酸枣仁之类的东西。

他看向回来的陆绎:“徐阶当真如此说?”

陆绎点点头,脸上有些担忧:“我总觉得等他再回朝中,归阁之后就会对姐夫你下手,要不要……”

他的手。

又在脖子前划拉了几下。

严绍庭白了小舅子一眼,摇摇头道:“不必了,再有两日就要过年,不要再制造事端了。他徐阶虽然如此说,但手段上终究还是从朝堂里出手,我自持身以正,且看他徐阶丧子之后如何出手!”

见姐夫如此说。

陆绎也只能闭上了嘴。

又过了几日。

终于是到了嘉靖四十年的大年夜。

今年虽然朝廷上下仍是多有事端,年底前京师还大雪成灾,等时下却是瑞雪兆丰年的好光景。

城里城外,处处都洋溢着喜悦。

伴随着好一阵的爆竹声,以及那漫天的烟。

嘉靖四十年终于是缓缓落幕。

新的一年,也不出意外的到来。

“这一年。”

“真踏马的长啊!”严府观楼上,严家上上下下的人都聚在了一起,眺望着城里的烟火。

严绍庭则是手捏酒杯,暗暗的骂了一声,而后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小雀儿严鹄,也难得被严嵩发话,从昌平叫了回来。

一家人算是齐齐整整的过了一个年。

等到第二天,大年初一。

随着老道长特意准允,严绍庭参与今年要开始的考成法整顿吏治一事,朝廷里对严家或者说是对严绍庭,便多了几分心思。

为了避免正月里,这些个各怀心思的官员前来奔走送礼,疏通关系。

初一一大早的,严家男女老少,就在一众仆役、婢女的护卫下,架着一辆辆的马车,出城往昌平去了。

等严家一大家子出了城,到了昌平,住进书院后夹山下的别院中。

虽然避过了朝廷里那些各怀心思之人的登门送礼。

却没有躲过昌平百姓的拜年。

从初一到初五,整整五天。

严家别院的流水席,就没有停下来过。

几乎是所有的昌平百姓,都带着大大小小或重或轻的礼物,进了别院给严家拜年。

对于昌平百姓而言。

他们不管朝廷里过去和现在对严家的评价到底是怎么样的。

昌平百姓们只知道,是严家,是属于他们昌平的严侍读,给他们带来了现在的好日子。

百姓就是如此的淳朴。

严绍庭和严家也哪里拦得住百姓们的热情,只能是大摆宴席,用来款待这些前来拜年的百姓们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