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章 京营大魔王组合上任!
时间悄无声息犹如山涧溪流一样,静悄悄的流逝着。
随着天下改元隆庆,大明也渐渐的真有了几分新气象。
至于说戚继光入京,虽然没有引起太大的轰动和影响,但也收获了一波关注。
毕竟上万在东南征讨清剿倭寇数年的山字营百战将士入京,对不少人来说也是一桩大事。
至少兵部尚书杨博就为此忙碌了好几天。
如何安置这些山字营将士,是驻扎在城外还是南城大营,钱粮从何处支取,这些将士又该如何管理,都是一桩麻烦事。
而对于京中占据着五军都督府一个个萝卜位置的勋贵们来说,手底下执掌着上万精锐兵马的戚继光同样是一个需要警惕,同时也要亲近的人。
戚继光受先帝简拔,又得新君喜爱。
而更重要的是严家对戚继光也格外看重,在朝中更有新晋内阁大臣胡宗宪作为依仗。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戚继光只要再接再厉,继续带着山字营在战场上斩获一个个军功,升官晋爵,基本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不过。
随着某位同样是新晋的小阁老,开始履行皇帝赋予的新职责,开始行走参知内阁。
而后在某一日随内阁参知文华殿君臣议事之时,拿出一道奏疏,提请浙江都指挥使司指挥佥事、副总兵官戚继光入京营操练兵马。
于是乎。
戚继光这位刚入京师的猛将,就成了中军都督府正二品的都督佥事,暂掌操练京营事。
倒是英国公府的世子爷,游击将军、山字营将官张元功,额外被皇帝赏了一个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的官衔,仍任山字营将官,受戚继光管辖。
这道旨意无可厚非。
张元功本就是勋贵出身,各类封赏不在朝廷正常的擢升序列之中。
他这个正三品的京卫指挥使司指挥使官衔,更多是虚衔,荣誉高过实际。手底下管的人,依旧是山字营四战营之一,拢共还是那两千多人。
不过小阁老请封之后。
戚继光也终于是从京中那一个个勋贵府邸中抽身出来,正式搬进了京军大营里头,躲过了那漫无日期的各种京师勋贵宴请。
与之一同的,就是严绍庭这位新晋大明小阁老、兵部右侍郎、协理京营戎政,也一起搬进了京军大营。
“这一次对营中兵丁清查也差不多结束了。”
“年龄太过的兵丁,合计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二人,这些人都要从京营清退出去。”
“另外还有历年积攒下来的缺额,合计两万六千六百三十七人。”
京军大营,中军大帐中。
镇远侯、总督京营戎政、太子太保顾寰,身披重甲,高坐将主之位。
在他面前的帐内,众多京营将领赫然在座。
严绍庭坐在左近首尾,将近来兵部和京营一同对营中兵丁清查的数据报出。
随后他扫视了一眼在场的诸多京营将领。
这些人脸色各不相同。
有些人面露愤愤,而有的人则是眼色担忧。
严绍庭又看了一眼坐在对面的戚继光。
他才继续说道:“这一万七千三百五十二名老卒,按照原本定下的规矩,已经开始清退至地方屯田卫所。一来安置老卒,不使他们无依无靠,滋生事端,二来也是充实各处屯田卫所的缺额。兵部也已经开始在各地屯田卫所开始清查,这些年不少人捞的好处,暂且不提,但吃进去的屯田也该吐出来了,不然就不是朝廷无法安置老卒,咱们这些勋贵人家,往后也会彻底没了依仗,见着个七品县令怕是都要低头。”
随着他说这些话。
在场不少勋贵将领,亦是面色复杂起来。
其实这些逻辑都很简单。
他们在屯田上吃的多,得的利自然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