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卫所官兵战力下降也是必然,他们便无法带着军队建立功勋。
面子。
有时候是人自己丢掉的。
上方的顾寰则是敲了敲桌子,脸色冷冽:“先帝遗诏清军之事,本侯不管别处如何去想,但京营这头谁敢造次,本侯亲自去皇上那里请旨,将惹事的人统统革除。若是敢闹事,朝廷倒也能借此省一笔给勋贵的钱粮俸禄!”
他这话说的有些狠。
在场的那批勋贵将领纷纷低下头。
真要是按照镇远侯说的,所谓省下一笔钱粮俸禄,那就是要削了他们这些人家的爵位。
这可是天都要塌了的事情。
随着顾寰开口镇场子。
严绍庭继续说:“至于说这些年经营积累的缺额,高达两万六千六百三十七名,这一点我事先也未曾想到。如今这两万六千多人的缺额,依着我与兵部杨尚书,还有胡阁老商议来看。只能从山东、河南、陕西以及山西南部、河北南部等地卫所抽调,进而再将营中老卒安置过去。不过这一头算起来,至少要大半年时间才能补足,到时候正好让这些补上来的兵丁,留守京军大营,拱卫京畿即可。”
老卒一万多人,缺额两万多人。
原本经过历次改革,只有十来万兵马的京营,现如今算起来竟然只有五六万可用。
而京营这次清退一万多老卒,再补齐缺额,拢共算起来竟然需要补充超过四万新兵才行。
这也是严绍庭为何会说,补充新兵需要大半年时间,而且之后还只能留守京畿。
因为他不可能指望等着补足了这批新兵,再奏请出征。
那么能用的就是如今京营里余下的这五六万兵马。
且还不能一次性全都带走。
这和他先前算的只能从京营抽调三四万兵马之数,也差不多。
“将军,京营整顿,补充兵丁,操练兵马,这几条都是紧要的事情,我等也都明白,绝不敢阻碍朝廷新政,更不敢忤逆皇上旨意。但一下子要做这么多事,四万多缺额要从各地抽调,我京营是不是会忙不过来?地方上是不是也会有意见,到时候难免会惹出乱子?”
帐内,一名披甲将领缓声开口,试探着询问。
严绍庭和顾寰循声看了过去。
是名勋贵出身,在京营供职当差的将领。
于是乎严绍庭侧目看向顾寰老爷子。
早先他就和这位老侯爷商议过了,京营里涉及勋贵的事情,由他出面解决。
顾寰也是立马脸色沉了下来。
“乱子?”
“这些年你们惹出来的乱子和麻烦还少吗!”
顾寰丝毫没有给对方留情面,拍着桌子便质问道:“如今为何要整顿京营,从先帝到皇上,为何要清军?还不是因为我大明如今军中的乱子和麻烦太多了!”
那人低下了头,可脸上明显带着几分不服气。
顾寰冷哼着说:“想我太祖皇帝、成祖皇帝时,明军威武不可战胜,军中上下一心,军令畅通无阻。这才多少年?地方卫所败坏,京营屡屡革新,以至于我等武将竟要受文官节制,你们还有脸说东扯西?”
“何为勋贵?不是因为你们父辈祖上跟随列祖列宗,已经做过抛头颅洒热血的事情,你们就能安心坐享富贵!”
“勋贵者,当以国事为先,以武定国,乃军中表率。”
顾寰很直白的揭开当下大明文武失衡的缘由和现状。
而他这话,也几乎是冲着自己的脸打。
毕竟。
他也是勋贵。但顾寰却继续说:“这些年你们拿了多少好处,侵占了多少屯田,皇上和朝廷没有追究你们的意思。但拿了这么多年的好处,如今也该停下来了。真等到屯田尽都被你们占了,等到卫所全成了你们这些人家的佃农,等到官兵们提不动刀枪,我大明朝怕是也离着亡国不远了,到时候你们这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