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涡轮上非常合适,可是那沉甸甸的份量,又让带来的推力好处被吃了个干净。
不过高主任的话非常有道理,第一级或者前两级可以用,可以提高涡轮前温度。
虽然钨钼合金密度太大,可是我们也不亏啊,我们提高了涡轮前温度啊是不是。
至于后面,燃气温度已经降下来了,就可以用591了,这样既能提高涡轮前温度,又没受钨钼合金密度的太大影响。
毕竟涡轮前温度这个东西,也不是一味的高就好的,发动机推力还受很多条件的影响,能适当提高到一定程度就行。经过初步计算,当前条件下,如果采用钨钼合金做第一级涡轮的话,能把发动机推力提高几个点,同时推重比略有上升。
这就很不得了了,别看几个点,技术到了一定极限的时候,1个点都是很难抠出来的。
而且推重比也略有上升,这就更厉害了。
王总关闭计算机,合上笔记本,给高振东打了一个电话,这回没走机要通道了。
电话终于接通,王总师没说别的,只没头没脑的说了两个字:“谢谢!”
高振东心知肚明,也没说别的,只是呵呵笑道:“您客气了,能帮上忙就好。”
蝴蝶翅膀又小小的扇动了一下,这让高振东非常开心。
他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也是天上飞的,只是飞得比较矮,而且也是发动机。
——反坦克导弹的火箭发动机,你就说它飞没飞吧。
和长剑机械厂、使用方三方达成合作之后,长剑厂已经去搞战斗部和放线机构去了,高振东这边负责的第一步是火箭发动机。
考虑到长剑厂需要尽快拿到火箭发动机进行测试,虽然他们做战斗部和放线机构也需要时间,但是高振东还是准备尽快把火箭发动机的图先画出来,然后由三轧厂试制壳体,长剑厂按照高振东的设计装填固体推进剂。
由于两道大工序涉及到在两个厂之间转序,手续和流程可能比较繁琐,所以高振东还是尽量把这个事情放到了前面来做。
如果以二踢脚为例的话,看起来固体火箭发动机是很简单的,外面一个壳qiao,四声,里面一堆药,没了。
不过真上了手,其实还是不止这么简单,壳体、装药、燃烧室、喷管、点火装置,其中每一项又划分为若干子项,是不折不扣的的高科技。
好在高振东要整的这个,只飞几千米,所以难度也就还好。
至于为什么高振东也懂一点这东西,这就又回到“网络对线使人进步”的老话题了。
高振东的存储库中,正放着一本书,书的内容,正是有关固体火箭发动机设计的,这玩意是他了4次抽奖机会,直接从系统里翻出来的。
这东西前世弄到手并不难,因为是一本公开发行的大学教材。从这里就能看出来,说我们不尚武,明显就是扯淡,只是到了现代,尚的这个“武”略有变化而已。
为了干这个活儿,高振东也算是下了血本了,自从系统升级以来,才过去了三个多月,《tcp/ip详解了4次,这次又了4次,抽奖次数不够用啊,所以高振东都不怎么敢抽奖。
还好,现在手上还捏了6次备用,以他现在的情况,与其赌欧非,不如直接大力出奇迹。
这书虽然是大学教材,可是放在这个年代,可就不得了了,里面每一个章节都是前人了无数精力时间和实践才验证的,虽然书上只是轻飘飘一句话,但是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却是字字珠玑,重逾千钧。
比如“图.‘战神’第一级发动机”.
好吧,高振东现在搞的还没有那么高大上,他只是想做一个小小的反坦克导弹发动机而已。
巧了,书上有一张图,“图.旗‘陶’式反坦克导弹发动机”。
虽然不至于照抄这东西,可是有了这张图,加上书里的各种理论,对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