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东来说,一个反坦克导弹发动机就问题不大了。
这货的好处还在于,它的结构也是中置发动机,斜切斜向,在弹体中部向两侧喷气喷口,尾部导线放线装置的结构。
正好和高振东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其结构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至于这本国内的教材,为什么反而没有类似架构的赤剑73的火箭发动机结构,这个事情就属于懂的都懂了。
整个火箭发动机设计的流程还是比较复杂的,不过高振东情况特殊,很快他就选定了构型,与陶式的发动机有相似之处,但是也有不同的地方。
毕竟一个重型弹,一个轻型单兵弹。
一个车载发射,一个需要考虑封闭空间软发射。
一个管式发射,一个纯光杆。
发射药他毫不犹豫的选了旗佬龙式反坦克导弹的12双基推进剂,虽然龙式导弹那个120多米/秒的速度、1000米的射程极为弱鸡,但是这和发射药没啥关系,纯粹是那个非常二笔的发动机的锅。
不,不是“那个”,而是“那堆”,见过一个导弹上60个发动机,一对一对接力点火飞行的没?这货就是。而且这货是个单兵反坦克弹,小小的弹体上,那发动机整得让人快出密集恐惧症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