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刻中间加上不同的氧化、淀积、扩散工序,还有清洗等时间,其实这时候离开始试产已经有一点时间了。
而引线和压焊块的键合、以及后面的封装,算是芯片生产成形的最终工序,也算是标志性工序。
因此,这第一片芯片的第一根引脚的键合,肯定要高总工来意思意思,后面就不用他了,估计他的技术也不咋样,搞多了其他同志改起来麻烦。
高振东接到这个电话,放下手里的刚从电子试验室送过来的一块ic原理电路pcb板,拔腿就往下走,一边走,一边高兴的招呼驾驶员同志,赶紧送自己去1274。
看着高振东一脸喜色,风风火火的往外跑,严厂长呵呵直乐,看高总这个样子,肯定又是有什么好消息。
驾驶员同志车开得那是又快又稳,高振东却觉得速度有点慢了。
好不容易耐着性子,车子在1274厂大门停了一下,1274的门岗保卫同志对高振东是非常熟悉了,看见他的脸,马上就挥手放行。
车径直开到集成电路工艺试验车间外,高振东下了车,车门都顾不上关,三步并作两步,往楼里赶去。
1274的吕厂长、鲁总工两人带着一群负责集成电路工艺的同志,还有三轧厂过来支援的方迎红、易中海、马娟、秦怀茹等人,已经换好了防护服,正在翘首以盼。
看见高振东冲进门来,吕厂长哈哈一笑:“高总,你可算是到了!都准备好了!”
高振东和他握握手:“我接到电话,用最快的速度就赶过来了,没耽误事儿吧?”
鲁总工笑道:“没有没有,正好。”
吕厂长大手一挥:“换衣服!”
他们是早就换好了防护服等着了,高振东连忙几下子把衣服换好,进入了车间生产区。所有的设备都在运行,虽然第一批第一片,是在等高振东来接第一根线,但试验批的后续产品,依然在流水线上继续生产。
大家来到了键合机前,说是键合机,实际上并没有高振东后世在网络上看到的那么高大上和精致,简单描述的话,就是一台带高倍放大镜的焊台。
能用就行,本来整套流程的生产效率就不能和日后相比,人工的够用了。
吕厂长、鲁总工伸手虚引:“高总工,请!”
高振东也不谦虚,当仁则不让。
他向旁边的生产工人同志请教了一下机器的用法,坐到了工位上,大家都面带激动的看着他。
这么久的努力,眼看就要结出硕果了。
透过放大镜,已经被固定到塑料基座里的芯片表面,显得五彩斑斓,煞是好看。
芯片的边缘,有两排蒸镀了金属的压接块,分别对应着封装两边的引脚。
高振东小心翼翼的操作着设备,将一根漆包线放到了一个压接块上面,另外一只手操作焊接设备,压到了漆包线上。
一股轻烟冒起,漆包线牢牢的固定在了压接块上。
高振东又如法炮制,将线的另一头焊接到了芯片封装的引脚上。
他站起来,煞有介事的笑道:“幸不辱命!来,检查检查。”
一名工人走上前去,对着放大镜看了一下,大声宣布:“检验合格!”
“哗……”
掌声如潮水般响起,大家看着高振东,边笑边鼓掌。
这下反倒把高振东搞得有点儿不好意思起来:“呵呵,那啥,我就焊了根线,过了,过了。”
想想自己这操作,有严重的作秀嫌疑啊。
吕厂长一边鼓掌一边道:“高总,没有你长久的指导和努力,这根线是焊不下去的,大家说是不是啊?”
“是”
现场的同志都笑道。
高振东自己也笑了,这感觉,爽!
不过只键合了一根线,剩下的事情,就由1274厂的同志来完成了。
熟手就是熟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