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工作和安全工作,不是光靠威胁和耳提面命就能实现的。”
“就像松紧带,拉的太狠了容易崩,松开了容易偏。”
他微微眯起左眼,轻声说道:“在管理,在教育,也在个人的关心和维护,去的这些人本来就是你选的宝贵人才,回来后更是宝贵人才。”
“对人才的保护和待遇,我不说,你应该知道李主任是什么态度。”
“知道,我回去再做一个后期的奖励和处理方案。”
夏中全跟李学武合作了几次项目,对他的管理和办事风格已经很了解了。
说直白点,这就是个控制欲极强的精算师,什么都要算计到位了。
你看他说话的时候笑呵呵的,实际一句话不注意你就掉坑里了。
“叫你来还有个事,是关于数控车床的。”
李学武从抽屉里掏出一份材料递给了对方,示意他自己打开看。
等对方看的差不多了,这才讲道:“我知道奉城一机厂有数控车床研究的技术储备,没想到他们的底子这么好,真是捞着宝了。”
“景副主任的考察团队传回来的?”
夏中全确定自己没看过这份材料,惊讶地抬起头,看向了李学武。
“如果这上面说的是真的,咱们的研究团队现在就可以跟上了。”
“真实性不用怀疑——”
李学武看着窗外,还在感慨着,技术实力这么雄厚的工厂,竟然因为管理和经济问题绊住了手脚。
当初他就觉得奉城一机厂偏科了,技术发展的好,源于当年毛子哥教导的好,给的经验扎实。
再一个,奉城一机厂的工人和技术工程师学识丰富,生产和研发意识较强。
他是没想到,有这么多技术储备,有这么好的研发团队,竟然被管理的一塌糊涂。
到底该埋怨计划生产经济的条条框框,还是该埋怨这个时期普遍存在的管理问题呢?或者是大学习……
调查材料不是考察团队传回来的,而是李文彪收集的。
这份材料他这里有一份,景玉农的手里也有一份。
很自然的,李文彪靠着这份调查报告,见到了景玉农。
他跟董文学见面不止一次了,董文学也知道他是谁。
当然了,李文彪也不知道景玉农是谁,可武哥说了是自己人。
而景玉农呢,只觉得荒谬。
她想到了李学武在红星厂只手遮天,背景不一般。
可她就是没想到李学武在钢城的势力也这么神仙。
谈判还没开始呢,仅仅是审计和调研,结果李学武的人已经把调查报告放在她眼前了。
等景玉农把这份报告交给审计和调研团队,他们按图索骥,发现调查结果几乎全对。
这算什么?
她来参加考试,结果李学武偷偷给她递答案吗?
景玉农没法说李学武管的太宽,手太长,只能说她对李学武还不够了解。
此前见到的,也许只是李学武全部势力的冰山一角。
这年轻人实在是太可怕了。
——
数控加工中心不是数控车床,几台数控加工中心实现不了红星厂的腾飞和占领工业发展的龙头位置。
只有实现数控加工技术的普及化,改变核心科技生产新模式,红星厂才能真正地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连发动机生产技术都掌握不好的工业,还叫汽车工业?
但有了广泛的数控车床加工技术,发动机生产面前的一座大山彻底搬开了。
不仅仅是量化生产的问题,还有质量的保证。
李学武制定的核心零部件自主生产策略,强有力地保证了产品的竞争力。
汽车发动机、船舶发动机、飞行器发动机,以及其他工程机械动力系统等等。
机加工工厂,就放在奉城,吸收那里的天时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