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道人和由红星厂来补全。
数控车床的研究,从现在开始起步还算晚,如果再等十年,不,再等五年,想追就费劲了。
在跟李怀德讨论这一工程项目的时候,李怀德是听不懂李学武说的业务,更不明白这些技术有什么重要。
但是,这些项目和技术是李学武说给他的,那就不明觉厉了。
李学武不会胡乱找他汇报这种业务的,自己已经给了李学武自主处理一些项目的权利。
能被李学武郑重其事摆在他面前,进行详细汇报的,他只需要认真对待,问清楚需要什么就是了。
听了李学武的汇报,李怀德不知道该说什么是好。
结果他来了一句,红星厂的科研力量还是不够稳,不够扎实。
你看看,现在的主要研究力量还是以华清大学为主,这哪行啊。
这不就说明咱们对待科研人员的招募和调集不够重视嘛。
等什么时候红星厂的研究所里,华清的成分降低到忽略不计的时候,才能说明咱们的研究力量壮大了。
他也不管听没听明白李学武的意思,先拨款10万元,加大力度,在全国招募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
这倒是给李学武整的不知道该咋汇报了。
你就说,老李的回答有没有问题吧。
当然没问题——!
现在李学武拿着问题来找他汇报,不就证明科研力量薄弱嘛。
如果红星厂的科研力量牛哔,那这种项目的管理在李学武手里就能通过了,何必来找他呢。
所以,老李再批10万元招募科技力量,是从根子上解决问题了。
而当李学武把十万元的特别审批放在技术研究领导小组副主任夏中全的面前时,老夏也懵逼了。
我是说搞数控车床研究,你给我钱干什么?
把项目批了不就完了嘛,把未来的工业化实施方案做数控工业发展的规划和修订就可以了啊。
正因为有实施方案的支持,有数控工业发展的需要和计划,在财务预算上就有了这笔经费。
夏中全从李学武这领的任务,研究之后提交的报告,是这个意思。
结果呢——
别说了,给你10万块,离我办公室远点!
“所以呢,申请计划批了吗?”
夏中全看着手里的费用审批,茫然的一哔,他不知道这钱咋。
李学武将另外一份文件递给了他,是关于这个项目的。
李怀德只问了李学武几句关键性的问题,便在上面签了字。
首先是数控工业是否能够广泛地应用和普及。
其次是红星厂收购奉城一机厂后,多久能搞定数控车床的生产。
最后是红星厂实现了数控工业以后,能拥有什么样的生产效果。
李学武的回答是:
数控工业在国际广范围的工业生产上已经被证实了,会成为未来工业生产的主要设备和加工方式。
其次,奉城一机厂的机床技术储备很是雄厚,完全可以支撑红星厂在集团化目标实现前完成数控机床的研究和生产。
甚至在得到红星厂的注资和整顿管理后,其他车床的生产技术也将得到最大的释放。
奉城一机厂将会在红星厂的手里绽放出最强劲的工业母机动力。
最后,李学武给李怀德畅想,奉城一机厂顺利完成剥离和整合。
独立出来的机加工企业在完成了数控工业的改造后,红星厂所有产品将会拥有全国最顶尖的核心零部件生产能力,没有之一。
至少李学武从未听说这个年代,乃至于再过十年,国内有哪个工厂具备全流程数控工业生产能力。
数控车床会有,但作为机加工企业的普遍性加工设备是不可能的。
这玩意儿在未来属于限制类工业设备,几百万一台。
不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