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211章 特优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11章 特优级(2 / 4)

肉之后,放下蚝壳:“永公,这批生蚝可以采收了吧?”

“差不多了,就看专营店那边的安排。”林永公点了点头。

江淼知道要售卖高级水产品,必不可少的东西,就是水族箱和专业的水产品活体运输车辆。

水族箱方面,那些面积比较大的专营店,和近期陆续开业的6家仓储超市,都已经配备了专业的水族箱和配套设施。

而水产品活体运输车,目前只有8辆,显然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8辆专业运输车是远远不够的,物流事业部已经让采购部加紧采购。

江淼洗了洗手:“这一亩蚝塘,估计可以达到亩产1.6万公斤,产量还可以。”

对于这一点,养殖过生蚝的林永公一清二楚:“我们采用了高标准的管理技术,必须控制养殖密度,不然会影响生蚝质量。”

如果不采用高标准管理,那一亩甚至可以亩产2.5∽3万公斤。

别看亩产上万公斤,实际上去掉壳之后,就3200公斤左右的蚝肉,壳肉比为4:1。

江淼问了一下黎子轩:“子轩,市场调研部给这个生蚝的定价是多少?”

黎子轩赶紧翻了翻手机的备忘录,才抬起头来回道:“老板,是每公斤100块钱。”

“100块钱?还可以,对了这个生蚝有名字吗?”

黎子轩看了一下手机:“就叫汕美特优级生蚝。”

江淼摇摇头:“太普通了,而且汕美这个地区太广泛了,不能使用这个名字。”

他思考了一会,吩咐道:“你给市场调研部传达一下,将这个生蚝的商品名改为盐町生蚝,加上特优级标签。”

“好的,老板。”黎子轩迅速在手机备忘录上记录下这件事。

这种顶级生蚝,自然要搞一个区域限制,如果使用之前的汕美生蚝,那汕美其他地方的养殖户,也可以说自己的生蚝是汕美生蚝,毕竟这种市级名词是不能申请专利商标的。

江淼又想起一件事:“永公,你这几天有空去找一下你们村的村委会,让他们成立一个生蚝养殖合作社。”

虽然林永公心里面非常高兴,老板还是关心本地村民的,不过他还是提醒道:“老板,我们这个技术条件太高,普通村民承受不了这种养殖成本。”

“所以才让他们成立生蚝养殖合作社,统一规划好蚝塘,然后由公司帮他们采购和建设一个海水净化站,加上公司出售的特种饲料,就可以养殖好生蚝,既然我用了盐町这个名头,就应该让当地村民一起养殖。”

“没问题,我相信村委会一定会全力配合的。”林永公笑着点了点头。

江淼也是考虑到管理问题,加上周围已经没有多少鱼塘可以租了,为了扩大生产规模,必须拉上周边的村民。

至于隔壁镇的晨洲村,他们那边的生蚝养殖养殖规模非常庞大,生蚝水上养殖面积达12平方公里,约1.8万亩,生蚝年产量高达1.8万吨。

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晨洲村养殖生蚝的技术相当落后,1.8万亩养殖面积,才年产1.8万吨,平均亩产就1000公斤左右。

如果按照海陆丰公司的技术,1.8万亩养殖面积,哪怕是从小苗开始养殖养殖周期需要9∽11个月,每年差不多可以生产36万吨生蚝。

这就是技术的碾压。

而且盐町生蚝的质量是可生食级别的高标准生蚝。

尽管两者的蚝种是一样的,但是养殖技术和养殖条件的差异,给两者的价值带来了天差地别。

不过这个产能绝对是过剩的。

江淼不会允许如此大面积养殖,毕竟盐町生蚝每公斤100块钱的价格,属于偏高一档的产品。盐町养殖场100亩蚝塘,加上盐町村一千多亩蚝塘,平均每年可以生产2.4万吨生蚝,即2400万公斤,这差不多已经满足国内的生蚝爱好者需求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