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接受生食生蚝的。
一旦产能扩得太大,很容易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到时候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除了盐町生蚝之外,盐町养殖场还有其他水产品。
比如此时江淼正在查看的南美白对虾。
以及不远处的中华绒鳌蟹大闸蟹、罗氏虾、青蟹和新对虾。
高标准养殖条件下,这些水产品的质量都非常好,全部属于特优产品。
江淼老家的新乡那边,已经在前段时间,组建了一个对虾养殖合作社,专门给海陆丰公司养殖白对虾。
这是海陆丰公司正在推动的一村一品计划。
晨洲村那边的情况则比较复杂,不少养殖户不愿意改变传统养殖方式,他们内部分歧比较大。
因此江淼也没有勉强,只能在盐町村、新乡、浪清村这三个地方先推动一村一品计划的落实。
盐町村养殖盐町生蚝、浪清村养殖青蟹、新乡养殖白对虾,这些村的养殖面积都在上千亩左右。
江淼看着网兜里,活蹦乱跳的白对虾,在鉴定面板的数据之中,这些白对虾的质量非常好。
由于水质和食物被严格管控,让它们体内的重金属积累非常少,各项重金属含量只有普通白对虾的百分之一不到。
哪怕是虾头的虾胰腺之类,重金属含量也非常低,对于喜欢吃虾膏虾黄的食客而言,这简直是一个福音。
江淼将网兜里面活蹦乱跳的白对虾倒回池里,他心里面默默想到:必须加速布局一村一品计划,只有规模化养殖,通过集中处理水质和定制的特种饲料,才可以保证水产品的质量。
单打独斗的小养殖户,是很难调控水质的,哪怕是有海陆丰公司提供的特种饲料,也没有办法百分百确保产品质量。
毕竟小养殖户的资本有限,让他们投资一套几百万的海水净化设备,显然是强人所难,就算是他们有这个钱,也很难下定决心。
而且小养殖户还有一个致命弱点,那就是他们没有能力建立品牌,只能靠当地人口口相传,这种情况下,他们将面临严重的劣币逐良币。
久而久之,小养殖户也选择了随波逐流,加入了劣币的行列之中。
这也是为什么江淼要建立从生产、运输、销售的全链条产业链。
没有独立的销售渠道,就意味着必须接受经销商的定价,而经销商之中,绝大部分都要低价,品相勉强过得去的产品,他们不会要高价又高质的产品。
原因自然是这种高价产品的风险也非常大,一旦卖不出去,砸在手里,那会损失非常惨重。
有时候,高价产品和低价产品在外观、口感上,又体现不出来太大的差距,普通消费者自然是看价购买,毕竟普通消费者又没有办法检测产品质量。
海陆丰公司建立自己的专营店体系,就是为了确保自己有一条直达消费者的渠道,加上广告宣传、检测报告等,先吸引住一部分追求产品质量的消费者。
其实国内愿意消费高质量产品的消费群体不少,虽然没有上亿人,但至少有几千万。
特别是经过了近三十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一部分民众消费习惯已经开始逐渐从以前的吃饱喝足,转向吃好喝好,即从追求量,变为追求质。
加上这几年简中互联网的食品安全浪潮异常猛烈,高质量产品越发有市场起来。
但是那些高价产品,可不一定是高质量产品。
然而很多行业从业者非常浮躁,根本不想沉下心来做好产品,而是想着通过以次充好,赚取高额利润。
那些所谓的有机产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目前市面上90%的有机产品,都是存在问题的产品。
当然,这种问题并不是说这些有机产品不能吃,或者说产品农残严重超标之类,而是这些产品达不到有机的标准线,是使用普通农产品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