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的铜矿,哪怕是没有办法搞铜矿开发的所在地区,西方资本发动了各种力量,破坏交通线,让铜矿开采之后,无法顺利运输出去。
毕竟非洲的几个大型铜矿生产国都是内陆国,只要沿海地区不同意借路,或者局势不稳定,或者交通线被破坏,都可能导致矿物难以运输。
国内企业迫不得已,已经改由运输飞机替代一部分运输铜锭,缓解陆上运力不足的问题。
至于铝土矿的那个产区,这几个月一直在动乱,当地的开采和运输都基本停摆了。
澳洲铝土矿则在趁机涨价。
看了这些情况之后,江淼越发觉得不能依靠进口来解决硼酸供应,比如目前国内的进口硼砂,都集中在奥斯曼和阿美丽卡两个核心供应商,这种相对单一的供应渠道太脆弱了。
他闭目养神,脑海中浮现出各种信息,这些信息都是他之前浏览下来,或者通过鉴定面板收集的信息。
硼砂的供应问题,在不能依靠进口的情况下,国产硼砂产能又跟不上,其实最好的解决方案,就是直接釜底抽薪,干脆不用硼酸。
江淼很快在脑海的资料库之中,找到了可以替代的硼酸的两个备选方案。
一个是硅酸。
另一个则是磷酸。
硅酸和硼酸一样,都是弱酸,且中心原子都处于最高价态,硅酸中硅原子与硼酸中硼原子都和氧原子形成四面体结构,硅酸可形成类似硼酸的多聚酸形式,比如偏硅酸、多聚硅酸等。它们在水溶液中都能发生部分电离,且电离程度都较小。
磷酸则是性质和硼酸类似,磷酸也是一种三元弱酸,在水溶液中分步电离。
在一定条件下,磷酸也能形成多种酸式盐,如磷酸二氢盐、磷酸氢盐等,硼酸也能形成类似的酸式盐。二者在与一些金属离子反应时,都能生成难溶性的盐,比如硼酸与镁离子可以形成硼酸镁沉淀,磷酸与钙离子可以形成磷酸钙沉淀等。
无论是硅酸,还是磷酸,江淼都认为可以有效解决供应问题。
硅酸的原材料在土壤和岩石之中普遍存在。
磷酸则是因为海陆丰公司的有技术,目前联合矿业在漠南的哲里木市北部地区,已经开辟了一个磷矿开采基地,利用生物采矿技术,每年大概可以低成本开采8万吨磷酸盐。
要大规模开采,难度也不大,只要有官方支持,不用一年,就可以将磷酸盐产能拉到上百万吨;在十年内,利用提升到年产几千万吨磷酸盐的规模。
因此硅酸也好,磷酸也罢,国外都没有办法干扰到国内的生产。
考虑到九月份开始,改性豆丝就要大规模生产,虽然九月份只有100万亩左右的仙丝大豆产出,差不多只能生产12万吨豆丝,需要的硼酸大概2万吨左右。
可这几乎要占据了国内每年硼砂消费总量的4.7%左右。
这仅仅是刚刚开始。
西方资本势力肯定不是瞎子,他们一察觉到国内硼砂消耗量猛增,加上改性豆丝的重要战略用途,一定不会轻易让国内轻轻松松发展豆丝产业的。
而奥斯曼这个地方,可是比哈士奇还神经,在可能敲诈一大笔的情况下,他们绝对会选择配合西方资本。
左思右想,江淼觉得还是要自己亲自出手。
安排好其他工作之后,他就来到了总部的纤维实验室,开始研究如何使用硅酸、磷酸,乃至硫酸、硝酸、盐酸之类,制造出和硼酸改性豆丝差不多的人造纤维。
其实豆丝实验室那边已经有人在研究这方面的替代产品,只是研究进度不快,制造出来的产品都不太行。
江淼先是翻看了豆丝实验室的相关研究报告。
他发现那些研究员都在模仿寇辉的改性方案,并没有太多自己的东西。
虽然硅酸、磷酸的一部分性质和硼酸相类似,但两者肯定存在很多大的不同,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