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沸腾书院>其他类型>我看到了一切> 第244章 应对危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4章 应对危机(3 / 4)

模仿硼酸改性方案,肯定是行不通的。

通过鉴定面板,他可以看到了每一次反应过程中的各种变化。不到三天时间。

江淼就看到了自己需要的那一部分反应和结构产物。

采用硅藻土、甘油、稀盐酸、浓硅酸作为原材料,加上豆丝,按照特定的工艺,就可以生产出硅藻豆丝。

硅藻豆丝的刚度极限为496gpa,拉伸强度极限为2.64gpa,密度为1.5到1.9克每立方厘米,耐热极限为306摄氏度,撞击动能吸收效果为普通钢材的2.76倍,使用寿命也比硼豆丝长很多。

除了重量比硼豆丝高一点,其他性能都比较好,特别是耐高温特性,已经突破了三百摄氏度。

硅豆丝的缺点就是单位重量略高,弹性也比较差一点,不过已经可以取代很大一部分硼豆丝了。

而且江淼在研究硅豆丝过程中,还发现几种比较特殊的硅豆丝纤维。

其中硅豆丝1号,就是替代硼豆丝的类型,除此之外还有三个类型,分别是硅豆丝2号、硅豆丝3号、硅豆丝4号。

硅豆丝2号,又叫“空心硅藻管”、“水银硅管”,因为这东西内部的豆丝成分,经过高温处理之后,已经被彻底清除了。

被清除了豆丝成分的空心硅藻管,其实是一种硅纳米管。

其功能并不在本身的强度、刚度之类,因为去掉了豆丝蛋白后,其强度刚度和一般的玻璃纤维差不多。

这东西之所以被江淼专门分配一个编号,主要是因为空心硅藻管灌入汞之后,只要汞处于液态,就可以实现超导。

也就是说,空心硅藻管加液态汞,就是常温超导体。

毕竟汞的熔点为负的38.87摄氏度,沸点为356.6摄氏度,在这个区间内,汞都是液态。

虽然汞有剧毒,只要密封比较好,安全性还是可以保证的。

比起那一点毒性的风险,其常温超导的特性才是真正的价值。

江淼也没有想到,会在这种阴差阳错的情况下,完成常温超导体的研发。

他之所以想到去除硅豆丝的内部蛋白,其实是为了测试硅豆丝的耐高温极限,高温分解了内部蛋白质之后,测试过程中,发现这种新材料的导电性非常奇怪,才深入进行研究。

而硅豆丝3号,这东西和硅豆丝2号大同小异,不过其空心部分,是通过挤压工艺,加入了石墨粉末,再通过高温烧结处理。

因此硅豆丝3号,又叫“石墨—硅藻管”,也可以叫碳化硅管。

其特点是耐高温,可以耐受2854摄氏度的极限高温,而且硬度也非常高,几乎和金刚石相差无几,同时也可以作为半导体材料使用。

当然,如果仅仅是这样,那普通的碳化硅也可以做到。

真正让碳化硅管获得编号的原因,是这新材料有类似于碳纳米管的特性,那就是高强度,其刚度达到885gpa,而且其生产比碳纳米管简单,很容易就可以生产出几十米长度的碳化硅管,还有碳纳米管没有的耐高温特性。

至于硅豆丝4号,它同样是从空心硅藻管的基础,衍生出来的新材料。

4号是使用化学沉积技术,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白银,因此又叫“镀银硅管”。

镀银之后的空心硅藻管,在通电的情况下,会在管道内部形成一个微电场,只要金属粒子被吸入其中,就会被其洛伦兹力加速,由在纳米尺寸上的空心管道,其内部是真空状态,因此被电磁加速的金属粒子速度,很快会到达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这东西有什么用途呢?

微型电磁炮?

江淼还在思考,不过他觉得这个材料可能有一定的潜力,毕竟他在实验室内,采用直径最小的人造蜘蛛丝作为原材料,制造出了孔径仅仅只有18纳米的空心管道。

这东西一般只能通过金属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