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的?”
王将军双臂环于胸前“你莫管我如何得知的,且先说有没有此事?”
陈迹说道“确有王爷血书一封。”
王将军舒了口气。
正堂内的陈礼钦踱来踱去,思索着该如何让陈府避免卷入此事。
正堂外的官贵们嘈杂起来“血书上写的什么?”
“竖子怎可出卖靖王,投向阉党?”
陈迹缓缓开口道“血书确有其事,可事情与王将军说的不同。”
王将军挑挑眉毛“血书从何而来?”
陈迹仔细思索自己言辞是否有纰漏,而后慢慢开口道“当日我与我师父、靖王、世子、郡主一起被阉党软禁在刘家大宅之中,后来因我师父曾为内相治过腿疾,所以阉党将我二人放了出来。临走前,王爷塞了一封血书给我,让我送去京城给陛下。”
王将军有些意外,他原本等着陈迹将事情和盘托出,自己再加以反驳,佐以人证。却没想到陈迹没有反击他,而是编了一个新的故事。
而陈迹言语中提及之人,皆无从佐证。
他皱眉问道“那这血书为何到了阉党手中?”
陈迹解释道“自是我与师父出门时,被阉党搜走了。”
王将军冷笑“我怎知你不是为了求一场荣华富贵,主动将血书交出去的?”
陈迹平静说道“因为那血书,本就没法成为靖王谋逆的罪证,交了也换不来荣华富贵。”
张拙回过神来“血书里到底写了什么?”
陈迹刚要开口,却听王将军打断道“且慢,难不成他说什么,我们便要信什么?如今咱们谁也不知血书内容,还不是凭他空口一张随意编造?”
陈迹想了想说道“王爷写的是一首诗词,我已记下大半诗词内容,至于是不是编造、能不能构成王爷罪名,由各位评判。”
张拙挥挥手“取笔墨来!”
张铮手忙脚乱的往屋里跑去,与张夏端着一张书房桌案跑回来。
张拙指着桌上的宣纸“写下来。”
陈迹提起毛笔,在宣纸上写道“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短短三十一字,将一位沙场将军的醉酒豪情写得栩栩如生。
一位文人惊疑不定道“这是首破阵子?倒是符合王爷当年领兵心境,寻常少年郎只怕是写不出来。”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好一个醉里挑灯看剑,好一个梦回吹角连营!”
“这少年郎字极丑,无格无章法,怎么看也不像是会写诗词的样子。”
陈迹不动声色,没有回应。
下一刻,又有人在宾客之中催促道“快,这破阵子后面一联是什么内容?”
陈迹继续提笔写道“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张拙唏嘘“好一个‘可怜白发生’。此诗词,初看是领兵的豪情壮志,再看已是梦醒的痛楚与遗憾,这是王爷写给陛下表明心迹之诗词啊,怕是想要诉说当年领兵平乱之辛苦,希望勾起陛下的垂怜之心。”
王将军在一旁沉声道“你怎知这不是陈迹自己所写?”
张拙嗤笑一声“王将军是个武人,怕是不知道这首诗词的境界有多高,也品不出这诗词里的沧桑,它根本不可能出自少年之手。”
一旁也有文人附和道“此诗词之文采,我等望尘莫及,王将军莫再多疑了,定是王爷心有所感方能写下。”
“此诗词之格局与胸襟,定是王爷写的没错了。”
王将军糊涂了。
他看看诗词再看看陈迹,却只能隐忍不发。
他若是说“不对,血书内容分明是要千岁军劫狱”,陈迹要问他如何得知,他同样解释不清楚,因为他说过,他没见过血书。
如今这血书的内容,王将军只能认下!
“不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