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拜见陆家尊长。他心中甚觉愧疚,无媒无聘便娶了人家闺女,如今连孩子都怀上了,这女婿还未上过门,实在是失礼之极,所以心下十分忐忑。好在陆梦芸说上月已修书与家中提及,自己父亲一向开明,想来不会怪罪。
陆家是江南大族、乡绅世家。陆父虽说是个秀才却不爱功名,独喜琴棋书画、老庄周易。他天性散漫通达,也识得些三教九流的人物。因此陆梦芸自小体弱,他便索性将女儿送去自在门学艺健身。
家中也颇有些祖产,经营之事如今都是陆梦芸的两个兄长在打理,一家人日子过得相当殷实。
唯一不如意的就是前几年在京师当差的小女儿突然断了音讯,差人去三清山她师傅处打听却说是失踪了,恐怕凶多吉少。全家闻信都很悲伤,陆母一个劲地埋怨丈夫害了女儿。
可未料想三年后的一日竟然收到女儿来信了,说已经脱离险境,不日就要归家。信中还提及因受师兄铁手救命之恩,故决定以身相许,已在铁家完婚,请二老原谅女儿自作主张云云。
全家人喜出望外,人还在就好,其他都算不上事了。他们当然知道铁手是名震天下的御捕,如今女儿非但还在人世,而且攀了好姻缘,自是十分高兴。待见到女婿仪表堂堂、德才兼备更是满意。于是陆家在城中摆下隆重的新婿“拜门”喜宴,遍邀亲友过府同庆。
因铁手也致书将婚事禀明恩师,诸葛先生十分体贴地派冷血携了当年圣上赐封“四大名捕”时御笔亲书的“铁手”二字前来苏州道贺。于是,人人皆知陆家的女儿嫁了京师名捕,一时风光无限。
又过了数月,铁手见妻子孕体平稳便抽空回了趟汴京。跪求世叔原谅自己不愿再履官职、有负师恩的罪过。诸葛先生了解这个徒弟的秉性自然也不能勉强他。铁手表示今后虽不在公门供职但永远是神侯府的人,只要师尊有令依然是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次年春天,陆梦芸诞下一名男婴,取名修远。至此铁手娶妻生子尽享天伦之乐。
这一年住下来铁手也确实喜欢上了苏州这地方。他长安老家父母不在了,兄嫂又常年住边关,于是便决定在江南定居。铁手当然不想一直住岳父家,便自己在城南购置了一座小宅子。
或许是在京师神侯府住惯了,铁手平时对吃穿不怎么在意,但是对居住却有点讲究。于是便按着自己的心意把宅子重作了一番设计整修,取名“停云小筑”。
平日里,铁手或与妻子在家谈文论武,或带着孩子游山玩水,闲来无事还能与岳父切磋字画心得,他的人生岁月从没如此这般地静好过。
相处日久铁手对陆家的状况有了进一步了解。因祖上有地,家中经营主要以租田给农户种桑植茶为主,城里还有两家经营自产的铺子,由陆梦芸两个兄长在打理,生意做得不温不火。
其实铁手于商事经营之道也颇有心得。在京城当差若单靠朝廷那点微薄的俸禄也只能糊口罢了,好在神侯府是御用亲部,内廷另有特殊贴补。而诸葛先生又与圣上亲厚,时不时宫中便有赏赐。这么多资产自然需要好好打理,于是诸葛先生便将这理财经营之事也交与徒弟们负责。
繁华的汴京是全国的商业中心,神侯府又拿得到官办正店的资质,商号经营十分顺遂。铁手讲信义人脉广,早年的走镖经历让他对商品的货源、销路有一定了解;而无情聪慧工于计算,他俩一个管业务一个管财务,再加上严魂灵精明能干的内部管理,没几年便将这生意就做得风生水起。
那神侯府的宅邸越来越精致,大小老旧四楼中的藏品越来越丰富,也都是因着这上面的收入而来。诸葛先生对弟子情同父子自然不会亏待他们,事实上四人都已经身家不菲,只是他们志在卫国卫民、除恶扬善,于钱财之物不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