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你去忙吧,忙完了早些休息,肚子饿了要记得吃饭呀”
“知道了,您早些休息......”
屋门合上,巷子复归平静。
只留下零丁的几束烛光透过窗纸应和着秋风,明明萧索,却也温柔。
***
宋朝今夜是送县令冯佑出城的。
玉林县隶属于益州苍梧郡,长久以来人烟稀疏,非起眼地界。
可近日里,苍梧多个县内突然涌现许多北边来的百姓,目睹此景,城中皆纷纷议论,亦流出诸多传闻。
恐玉林被牵扯,冯佑最终还是决定今夜动身去苍梧,或许能早做打算。
宋朝赶到城门口时,只见有两人立于城门下。
年长的那位看着五十上下,着一袭青衫,背影精瘦却挺拔,正低头向身旁的年轻儿郎嘱咐着什么。
“夫子,兄长。”宋朝向两人作揖。
宋朝幼时受冯佑教导,私下里都唤冯佑为夫子。而被唤兄长的那位,是县尉岑笙。
“您为何如此着急动身?”
“百姓突然涌进县里的原因不明,我若白日离开怕会引起恐慌,还是夜里走吧。”
“百姓私下已有传言。”一旁的岑笙开口道。
“今夜我叫你们前来便是为了此事,近日传言四起,百姓多有惶恐,真相究竟为何还未知晓。我离开这几日县里诸多事务就暂且交给你们,若有难处便先搁置,待我回来后再议。此外,进城的百姓要妥善安置,切莫在此时生出事端。”
“...是”两人一同应道。
“好了,我该动身了,记住我方才交代之事。”
“是,夫子路上小心。”两道声音响起
“行了,回去吧。”
望着冯佑骑马离开的背影,宋朝不知为何突生一阵寒意。
前路不知归何处,月影清疏难长宁。
仿佛有一双手在那平静的湖面拨弄,翻滚着坠入旋涡之中。
“归程,归程......”
“...怎么了?”
“夫子走远了,回去吧。”
“...嗯”
岑笙同宋朝自幼便相识,此时也知晓宋朝为何心不在焉。
可正因知晓,才无从宽慰。
“明日来家中吧,阿母今日还问起你。”
“哦...好啊,之前许诺伯母要去看望她,这几日忙起来倒是忘了。”
“无妨,明日你去哄哄她便好。”
昔日的回忆沿思绪暗涌,终是将过往的阴霾掩盖。
宋朝周身慢慢暖和了些,不似方才冰冷。
“那我先回去了,夜深露重,你路上当心”
“...是,兄长慢走”
于彼此撕咬的纠缠中,宋朝将陈旧的记忆悄然遮挡,继而佯装无恙。
县衙里还有公务未处理完,眼下得再去一趟。
就在这时,十二巷里传来了声响,一道迎着月色缓缓而来的身影落在了宋朝面前。
烛影交错,满纸昏黄,落月不予离伤。
***
楚夕盖着厚实的棉被,难得睡了一个好觉,再睁眼时天已大亮。
缓了片刻才意识到身在何处,是昨夜那位大人将自己安置在了徐媪家。
只是自己那时很是失礼吧。
听见门外的响动,楚夕缓缓坐起身,拿起一旁的衣服准备换上。
可待看清手里的衣服时,楚夕不由一顿。
这不是自己原本的襦裙,艳丽的水红色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