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女皇受过什么罪,宁晏并不关心。又不是睡一被窝的,八竿子打不着。
这等皇族秘辛,尤其是涉及皇帝本人的受难,全国大概也没几个活人敢让别人知道。
果然,穆衡下一句就是:“那时我还小,窝在书房角落看话本,我娘悄悄在书房祭拜她的状元同僚时念叨的。被我娘发现后,一顿暴打,叫我无论听到什么也别问,更别妄议天家事,不许同任何人说……”
穆衡越来越小声,她终于发现不对劲了,赶紧捂嘴:“我刚才说了什么?”
宁晏叹气,穆衡竟如此胸无城府,安抚道:“我什么也没听到。”
他的嘴,比穆衡严实一百倍。
宁晏想起当初,他的盟主父亲,同他说过的话。
他爹说:“你爹年轻的时候好游侠,每每仗义纾困,路见不平必拔刀相助。我的老盟主师父就告诫我:行侠仗义,是为比你弱的人拔刀;那些比你地位高的人,切莫以侠义之心待之。”
他爹就问师父,这是为何,侠义怎能有分别之心?焉知那些比他高位比他强的人,就不会遇到不平事?万一人家还有虎落平阳之日呢,也是见死不救?
他爹的师傅就举了个例子。
说:龙困浅滩,或被虾戏,或被鱼救。当龙飞天,你知道它下一步会干嘛?
他爹对答:龙必然是赏鱼万铢,助鲤鱼登上龙门,以偿恩义。至于那群虾,肯定一脚踩死,狠狠报仇。这才是江湖快意,恩怨均能得偿。
他爹的师傅摇头否道:错,你那只是鱼的想法。事实上,当龙再次飞天,它会一脚踏平了浅滩。这样,世上再无浅滩,也无谁可知龙困浅滩一事。
他爹那时听了,虽不明白世上怎有这般忘恩负义的行为,却也始终记得。后来有一天,一位落难的王爷误入武林盟的一个分舵,这个分舵舵主自然是施展了武林人的行侠之心,助王爷脱困。
三日后,该分舵上下百余人,全部丧身火海。
此后,武林盟再也没有这个分舵了。
他爹说:“这位落难的王爷,到底是谁,武林中人无谁可知;他到底为何落难,更无从猜测。或许有人知道,但无人敢让其他人知道。皇室半点咳嗽声,武林便是一场血雨腥风。我也终于知道我师父,当年说的是什么了。我告诉你这个故事,就是要让你远离天家,切莫以鱼之心度龙之腹。”
宁晏听他爹讲完这个故事,产生了不可理解的震撼。而今天,他似乎真切地懂了点。
穆县令是知道当年女皇在前朝受过罪的,女皇甫一登基便要他起复回京,焉知不是一场对前朝知情者的诱杀?
穆县令读过不知道多少车的书,自然警觉。便只肯自请到远离朝堂的乡野之地当个县令。既不拂意抗旨,却也永生不回京城,不再去见那女大十八变的帝王,同君王彻底陌路不识。
这一切,何尝不是安抚帝心,求得全家在“浅滩”的一线生机。
穆衡不念书,看话本好习武,她娘也不管,想必是知道她没那混朝堂的智慧。
宁晏的爹再三告诫他,他们是一条“鱼”的思维,不能以“鱼”的常识揣度“龙”的想法。也别去同情那条龙,关心龙受过什么罪。
尤其不能对龙仗义相助,免得它脱坑回踩,把鱼踩成咸鱼干。
不愿细想,宁晏赶紧将此事翻过。
宁晏拿过书谢过穆衡,约好三日后再见,便告辞了。
出了穆府,揣着二十多两,宁晏直奔银楼。
他倒不是看镇上的夫郎们都穿金戴银也想扮俏,而是准备打一套银针。
银楼掌柜见他穿着打扮,本想拒绝,待他摸出银子来,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