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秦家(2 / 4)

不定真以为是太子要收买人心。只有那蔡夔倒真是是个胆大的,可他也不知太子看到的是假灾报,所以只问‘对辛城县的减征是否过多’,并未点到灾情,太子自然也不会多想,错过了最后一个纠正的机会。”

韩清露叹息道:“老皇帝让陈韫派人护卫太子时,就已经把自己这个儿子变成了一座孤岛,顾党想要闭其目塞其耳太容易了。顾世明又早就在此地开煤矿,大半个亳州官场都已经投靠了他,太子的处境确实太难了。”

话虽这样说,两人心里难免还是觉得太子那时有些年轻气盛,过于自信,尤其是过于信任施平,才给了顾党可趁之机。其实以李元彻当时那样艰难的处境以及刚过加冠的年纪,换成任何人,恐怕都不可能做得比他更好,只是当人们对一个人的期望太高时,总是会显得更加苛刻,韩清露和庄靖云也不能免俗。

庄靖云盯着信也叹了口气,突然想起了刚刚县丞的话题,看向韩清露:“太子提到辛城县后来还送过一封汇报救灾进展的公文,公文字迹以及知县、县丞的画字都与灾报相同,那纸公文虽然没写具体灾情,可包括知州林海涛、施平、蔡夔等好几个官员都看过,这就说明制作那假灾报的,必然是能同时模仿辛城知县及县丞字迹的人,或者就是他们本人!王木沅和林栋都有可能,姐姐?”

韩清露没有回答他,而是又拿出了另一封信:“再看看这个,王爷帮我们查到的。”

庄靖云打开信,发现是关于王木沅的调查——乾德十三年参加进士考,及第,随后被派往徐州知合县,任内虽多有政绩,但因帮百姓追回被侵占的田亩而得罪了权贵,任期满后被调往偏远的梅州知莞安县;任莞安知县期间扫除了当地最大的匪帮,治县成绩卓然,但又因不愿行贿得罪了一吏部小员,未能升迁,只调去了福州知闽清县;福州知州王德祥是顾党里难得的实干派,王木沅任满后得了他的推荐信,才被调来了亳州知辛城县,看似平调,但已在京畿附近,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升迁在即。

家世方面,王家祖上曾在前代做过太守,之后就没落了。王木沅本人早年丧父,由祖母及母亲抚养,两人在其及第前就已先后去世,后娶妻林氏,生女时难产而死,此后未再续弦。

庄靖云看完信,过了一会儿才说道:“表面看起来,倒很像是王木沅早年仕途不顺,后来终于想明白了,于是通过王德祥投靠了顾党。”

“看来你不这么认为?”韩清露问。

庄靖云迟疑了一下:“刚刚在王家听王松澄提到一件事,本地最大的家族秦家曾有意与王家结亲,据说是秦家大少爷偶遇过男装出门的王素弦,对她一见钟情,但此事却被王木沅委婉拒绝了。按说秦家不仅是亳州的豪族,在朝中和军中都颇有根基,而且与顾家也有姻亲关系,如果王木沅真的要依靠顾党这棵大树好乘凉,又怎么会放弃这么好的机会?何况这么做多少会得罪秦家。”

听得他这番话,韩清露心中有些好笑,一是笑那王松澄心急,看出来自家妹妹有可能攀上庄靖云,便急不可耐地想用秦家的事来抬高妹妹的身价;二是笑庄靖云心里对王素弦很有好感,却小心翼翼不想让自己发现。不过她也不戳破,只道:“有些道理,且再看吧。”

“嗯,”庄靖云应了一声,又忧心道,“只怕我们时间来不及了,韩五哥那边也不知怎么样了。”

韩清露宽慰:“不急,我会想办法再拖一拖。”

不料,这话却反让庄靖云急了,紧紧盯着她:“韩姐姐不会想去找那谢晞吧?”

韩清露无奈道:“我是说,实在不行,还可以让杨绰用武力搅一搅浑水。”

庄靖云仍不放心,但又自觉没有立场多说,且背后言人之恶也不是他愿意做的,只好在心里暗暗给自己鼓劲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