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2 / 3)

光顾,剃头刮脸。女人的发型都是找村里手巧的老人给剪,小女孩的头发也是在家让大人给剪。所有的小女孩都是差不多的蘑菇头:刘海齐眉剪,两边露出耳朵,后面的头发不盖住脖子。

“我去你家找不见你,就来找文文。我小英姐有一个可好看的手镯,她说叫彩虹手镯,因为跟彩虹一样好看。”杨豆豆说得满脸羡慕。

“彩虹是什么?”杨梅梅没见过彩虹。

“是什么呀?”蒋文文也没见过。

杨豆豆其实也没见过,不过这也不影响她吹牛,“就是彩色的,有十种颜色,可漂亮了!”杨豆豆目前只会数到十,还是跟着杨梅梅学的。用自己知道的最大数字,是她给彩虹的最大尊重了。

两人对彩虹感兴趣,一个说不清楚,最后三人就一起去找小英姐了。

小英姐叫杨小英,上头有个大一岁的姐姐,叫杨英,是杨豆豆大爷爷的孙子辈。杨豆豆的大爷爷在镇卫生院,是个医生。跟杨梅梅的二爷爷一起,是村里小孩最害怕的两位爷爷,一个会扎针和给人吃苦苦的药,一个是孩子们天然惧怕的老师,都是大魔王一样的存在。

三人很快见到了杨小英的彩虹手镯。一段点滴管上剪下来的塑料管,里面塞了彩色的毛线,点滴管一边剪成斜角,戳进另一端里,就可以跟镯子一样戴在手腕上。

平常的毛线都是单一的颜色,塑料管里的毛线是浅色毛线用水彩笔染成彩色的,红色、绿色、紫色、蓝色,什么颜色鲜艳画什么颜色,排列也毫无规律审美可言,不过这彩色的毛线对几人来说都再漂亮不过了。

三个小女孩都想要彩虹手镯,最后由胆子最大的杨梅梅去跟大人开口。点滴管都是用过的,杨梅梅开口,杨英的妈妈就给她们一人剪了一段拿走。塑料管是有了,可彩虹毛线还没有呢。

杨英可宝贝自己那一盒水彩笔了,十二个颜色,哪一个颜色她都喜欢,平时也舍不得多用,自然也不肯借给三人使。

杨梅梅去问大姑有没有水彩笔,得到的答案自然是没有。水彩笔是上美术课用的,还是高年级才会用到,刚上学的时候用蜡笔就足够了。

问明白几人要干啥,大姑就找了几种彩色毛线绑在一起,绑着的地方要打结,好不容易穿进去也不好看,而且颜色不如小英那个多,几人可不满意。

三人愁眉苦脸地坐在一起,杨梅梅学着一休哥的样子开动脑筋,可盘着腿画了半天圈圈,除了有点想睡觉,什么收获都没有。

·

杨妈妈终于找到了解决夏收问题的好办法。

上午街上有几个人别着镰刀打听找活。以前每年农忙的时候,就有家里劳动力富余的人去外面打短工,帮人家割麦子。一般这种专门割麦子的人叫麦客,他们有按亩收费的,也有按天收的。

好些年没见麦客了,杨妈妈都要忘记了,先前还盘算要不今年去舅爷家借点劳动力,舅爷家壮劳力多。

谈好了价钱,杨妈妈就守着摊子,由杨爸爸带着人去家里。杨爷爷、太爷、杨爸爸都下地了,麦客在前面割麦子,他们就打捆,用架子车一车车的拉回家,堆在村里的打麦场上。

村里打场有大场和小场,大场可以几家合在一起做,小场就是一家人自己在地头做。一大片空地,用拖拉机拉着石磙子一遍一遍压,直到地面都变硬。

麦子收割时不是熟透的,因为熟透了的麦子一碰就掉粒。收回来的麦子堆在打谷场上晒着,等晒得熟透了,就拆开平铺在场上,一家一块地放好。

等着打谷场铺满了,有拖拉机的那户人就会开着拖拉机,拉着石碾子一遍一遍在上面跑,还会有人拿着木棍子敲打麦子,这是打场的第一步——脱粒。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