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1 章(3 / 3)

秸秆被叉出去,留下的是混着麦糠和碎麦秸的麦子。找一个有风的下午,用木锨迎风扬起,麦糠和麦粒就被风分做两堆。这些仍然有些杂质的麦粒各家装回家晾晒,有的在田里,有的在院子里,还有的在屋顶。

不停的翻晒,直到用牙齿咬下去会咯嘣作响,麦子就干透了。这时候还要用筛子、簸箕等工具将麦子进一步筛干净,这时候就可以入仓了。

收回来的麦子并不是全部入仓,还要按各家亩数留出一部分,交公粮。

交公粮也是夏收时节的一件大事。各村都要有人提前去粮站打听好时间,按排好的时间,安排一个村子的人一起去。

大人们忙得脚不沾地,小孩子也有事做。

上学的孩子都放假了,这个小长假叫忙假,真的是一个很忙的假期,老师也要回家收麦子。

孩子们就提着篮子或者背着袋子,在人们割完麦子的田里捡那些被遗漏的麦穗。地里有留下的麦茬,走在这样的地里可需要技巧,不然麦茬就顶得难受,要是恰巧鞋底子磨得薄了,那麦茬可能会穿透鞋底戳你的脚丫子一个鲜血淋漓。脚底板一定要侧着踩上去,这样可以将麦茬压倒,就不怕戳到脚了。

·

请麦客收割是要管饭的。杨家在村里算条件比较好的人家,自然不想落话柄,要让人吃好,还不想太麻烦,杨妈妈就去压面店压面条,然后割了点肉,就着菜地里摘回来的豆角,做了一大锅的卤面。

面条蒸熟,菜炒好,就这么放着。等地里的人回来,在前院里洗脸清理,杨妈妈就把面拌菜,上锅蒸上,蒸十分钟入味,就可以盛饭吃饭了。

蒸熟的面条是拌过油的,不怕坨。等人回来又可以很快上桌,里面有菜有肉有主食,做起来方便,吃起来丰富。

因为放了五花肉,麦客们对饭菜特别满意,一边吃,一边夸杨爷爷家做事厚道。

杨梅梅家的地不多,下午再干一阵儿就能完。不过中午太阳正晒,容易中暑,不是干活的时候。杨爷爷在自家门道口的石磨地面上铺上竹席,麦客们也不将就,排排躺着,身上盖着自己的衣服,很快就鼾声四起。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