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外。杨奶奶回家来翻柜子,丧事也要行礼的,她找了两块深色的的确良料子放着,又催杨妈妈去街上给杨红岩通个气,“让他下午早点回来过去,今晚上灵堂就要搭起来,明天还要去打墓吧。”墓地向下挖了之后,要向内挖墓室,有点像打洞,所以挖墓一般都说打墓。
“应该打好了,去年打他家老太太的墓的时候应该一起打好了。”当地讲究夫妻合葬,没有特殊原因,一方去世的时候,打墓都是打连着的两个墓室,下葬时封一个墓室,另一个墓室就在旁边,没有封死。
“那还好,只挖开就行了。不然大冬天的,地都冻实在了,实在不好挖。”打墓一般都是村里身体好的青壮去,要有打墓的经验,也要八字旺阳气盛的人。
今天是阴天,没有出太阳,太婆就在炕上暖着。刚才听到动静,但听不真切,听着安静下来了,就隔着门帘问杨奶奶:“桂啊,我听见谁刚才哭哩?”
杨奶奶就扬声说:“村里连胜叔去了,刚才二嫂子过来说起来,心里可惜就哭了几声。娘,没啥事,你歇着,我们去帮忙看看。”
过了会儿,太婆有点惆怅地说了句:“……就走了啊,又少了一个了。”年龄大了,熟悉的人就越来越少了,都走了。
谁都没搭话,不知说点什么好。过了会儿,太婆又精神了,问:“这天冷得很,你们都去帮忙去了,让梅梅在家里吧,我看着她。”
杨奶奶就告诉她:“我娘家那边,海浪和海星在街上摆了个摊写对联卖呢,梅梅跟去玩去了,她现在一准儿叫不回来了。”田海浪和田海星从小跟着爷爷练毛笔字,写得着实不错,往年见有人摆摊写对联,但自己脸皮薄不敢去,今年长大了,不止敢提,都敢去摆了。家里人也没指望他们赚多少钱,就想着锻炼锻炼胆子也不错,就让他俩去了。毕竟还是孩子,家里人不放心,让他俩先来小杨村找杨爷爷,帮他们看管一下,别让人欺负了去就行。
“咱家梅梅也开始学写字了,她没说跟着一起卖啊?”太婆开玩笑地问。
杨奶奶就笑:“咋没说?跟她爷说她也要卖对联赚钱呢,她爷哄她先多学一些字,好好练一年,明年带她去写对联卖。”
“那明年真带她去呀?”太婆也笑起来。她儿子她还是了解的,爱面子的很,可不能答应去街上摆摊卖对联去。
“到明年她早忘记了。”杨奶奶把杨爷爷的打算说出来。
杨奶奶看看时间不早,就去灶房做晚饭。冬天的阴天,真是连骨头缝都冷起来了,这种天气,就想吃点暖和的,杨奶奶去地里割了一点韭菜回来,打算做韭菜老鸹撒。菜地里那一畦韭菜,撒了草木灰,还搭了小塑料棚,盖的草帘子保温。杨爷爷不知从哪里听说,现在有一种冬天也能种蔬菜的方法,叫大棚菜。给地里搭棚子,覆上塑料膜,盖上草帘子,有的人还会生炉子加温。杨爷爷没法搭大棚子,就用废旧的扫竹棍搭出一排低矮的小拱门,上头盖上塑料膜,再铺一层草帘子做实验。白天出太阳了,就把草帘子掀开,傍晚再盖回去,折腾了好一段时间,倒是也算有点结果,这不,他家冬天也能吃到嫩韭菜了。
韭菜择洗干净要先晾在筛子里控水,等水控干净了,切成韭菜碎,就跟拌饺子馅那种差不多。韭菜碎拌到半稠不稀的面糊糊里,面糊能舀出团,但是不能流动,也揉不成型。跟烩麻食一般的配菜烩好盛出来,准备工作就做完了,只等家里人都回家了,就可以开始煮。
杨奶奶去门口等人,顺便看看村子北边那头,疑惑怎么喇叭还没响起来。家里办白事不能上门报丧,要办白事就先绑了喇叭,哀乐一放,村里人陆陆续续地就主动去问了。
村里有人经过,见到杨奶奶在门口就打招呼,“四婶,晚上吃啥饭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