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蝉鸣,人皆汗流浃背,焦躁地翻来覆去,难以入睡。
云天晓经陈继川提醒,央严凝做冰,屋里才凉爽些,手上不再暴汗,方能安心书写。
臣晓望圣君明启:盛朝灯明长夜,百里黔民不掩扉。雄关漫道,百丈沃野,皆陛下咸安诚治。士农工商,无不称颂陛下英明神武。
臣民所盼,天下太平,百业俱兴。今朝野同心,社稷繁荣,咸以承前启后,共谋千秋大业,齐襄盛举,共享太平。
晓虽德才微薄,然幸得吾君恩眷,荣宠备至,诏赐臣以“大将军王”之名。臣誓将恪尽职守,御强敌外辱于格拉山外,护佑关内百姓,弘我圣朝天威。
臣必肝脑涂地,结草衔环,以报天恩。
经此前一役,西戎北蛮元气大伤。今我营中兵强马壮,宜将圣勇追穷寇,故臣诚乞天子圣断,诏谕我等兴兵强武,星夜收复捍北关。
使我故土得还,其下荒悍之地重为我所用。以求下游弋阳百里稻香,千里人烟。若此患得解,百民必敬天子,为天子所驱。祖宗之地复往昔峥嵘,吾皇为神明所佑,当得应许之地,社稷璀错,朝行万年。
伏乞圣明。
镇北大将军王云天晓。
恭谨誊抄了数遍,又请严凝帮忙,拣选出合意的,这才神情凝重,锁进密折匣。
连日来,从日出起,习武到月上枝头,云天晓的衣裳耗损甚重,多送至浣衣坊清洗浆补。
恰好严凝清闲无事,搬来把交椅,坐在抱厦下躲太阳。看习武消磨时间,顺带着缝补云天晓的衣裳。
云天晓比划之余,瞥见这寻常人家小妇人常做的活计,颇有置身小户和睦之家的惬意。心头微微泛起甜滋滋的波澜,好似打翻了一包蜜水。
又仔细看过几次,确信严凝缝的是自己的衣裳,脸颊从里边泛起的热,瞬间盖过了外面日光的炙烤。饶是现在晒得重了,并不显红。他甚至有一须臾冲动,想要就这样抛开蓄积的苦痛与重压。
带严凝躲到乡下,男耕女织,不问世事,过清贫却也安生的小日子。
然而青锋宝剑压在手上的沉甸甸,却让他刹那清醒,专注在陈继川新教的十二式上。况且想到什么就说出来,也不是他。
这是韩家家传的宝剑,也是汗青的剑,现在在他,韩家最后的血亲手上。
圣旨回来的很快,简短的语句彰显出这是云天旸的亲笔。云天晓做小伏低的奏折,着实令他心情舒畅,除却诏令攻打捍北关,还令镇北关全军俱归于大将军王麾下。周遭关城,皆听从前线调遣。
镇北关外,给养运送,再度重现昼夜不停,车马隆隆的盛况。
捍北关,城墙上,石壁积蓄了一整天的炙热,硬是在这有些凉的深夜,温暖着攀爬的勇士们。
大将军王云天晓,亲率八百勇士,趁夜攀爬捍北关。
先前的火攻,烧垮了北蛮守军的脊梁。龟缩在城内不出,毅勇侯当年精心建筑的捍北关,如今却成了镇北军最大的阻力。镇北将军白景行遵令,紧跟在云天晓右手边,说是护卫,他那与八百勇士格格不入的肥肉。
让他费了许久的力气,怎么也跟不上云天晓。偶尔还会悬在半空骨碌碌地转动。纵然做成了笑话,云天晓却并不训斥,只是频频回头关切。
盛夏日长夜短,一旦日升,铺天盖地的热便会席卷全身,硬生生将人从睡梦中唤醒。战前,云天晓反复思量,也只有三更到四更这两个时辰,守军熟睡时,才能动手。
个把时辰的攀爬,众人离城墙垛只有七尺之遥,此时皆手臂酸软,几近力竭。白景行却只攀到一半,堪堪两丈。天色迅速发白,眼看守军即将清醒,承接八百双眼睛期盼的云天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