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得与我说个明白,就算是死,也得要我死个明白。”
戚继光当即轻叹一声:“王兄,你多虑了,可是近来在营中奔波,未曾歇息好?”
王崇古依旧是摇着头:“今日……大将军看我的眼神很是有些不对劲,就在他将王之诰等人拿下之后!元敬,你久在大将军身边,可知他有何用意,若是寻常,大将军大可说出来,我王崇古豁出去了照办便是,现在这般模样……这般模样……”
真的太吓人了!
王崇古觉得自己要是不弄个明白,不将严绍庭的意图摸清楚,自己迟早能被吓死在这草原上。
戚继光则是目光游走:“王兄是说,今日大将军拿下王之诰等人后,对你的眼神有些不同?”
说着话,戚继光还在观察着王崇古的反应。
只见对方是好一阵的点头。
戚继光眯起双眼,似乎是有些明白过来:“王兄,既然你一直在说你我已是儿女亲家,那有些话我便不得不说了。”
听见戚继光如此说,王崇古立马是点头应下。
在他看来,如今这大营里,也就戚继光能保住自己了。
“元敬快说!”
戚继光嗯了声,便问道:“首先,我是觉得王兄多虑了,大将军定然是没有要害王兄之心。至于不得不说之事,其实想来王兄也该明白……”
说及此处,戚继光终究还是有些犹豫。
王崇古却是急了,双手更加用力:“元敬,有什么话你就只管说,便是天大的难处,我王崇古也不是那等翻脸不认人的人。”
戚继光这才说道:“王兄该知道,如今大将军统领三军,一役收复河套,更要建城、墙于阴山以北。那往后九边是不是必然要有变动?王兄出自晋地,为晋人翘楚,又是边镇重臣。朝中正欲清军,再有如今大将军复套之后变革九边之事,王兄觉得,晋地之人是否会全然认同朝廷和大将军的谋划?”
只是一瞬间。
在戚继光的解释下,王崇古瞬间安静了下来。
只是他的目光却在不断的闪烁着,显露出他正在飞快的思考着问题。
而见王崇古安静下来,戚继光却是飞快的看了一眼营门处,随后便收回视线。
半响后。
王崇古这才重新开口:“终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元敬今夜所言,其实原本我又何尝不知?只是身在局中,王某实在是不愿去承认此事……”
营帐外,有细小的脚步声,正在渐渐远去。
王崇古此刻全部精神都在与戚继光的对话上,自然没有注意到。而戚继光则是耳廓动了动,也没有吱声。
王崇古继续说:“九边之事,起自太祖、成祖,二百年来,九边实则早已松弛不堪任用,此番征讨亦如此。想来,今日大将军问罪王之诰等人,其实也有问责于我这个晋地之人的意思。恐怕……在大将军看来,我王家作为晋人翘楚,在这边墙内外,于那走私一事也有参与的。”
戚继光当即面露笑容:“那王兄与家人,又是否参与这些营当?”
虽然自己和王家定下了结亲一事,已成儿女亲家。
但若是王家当真有不法之事,他也定然会断了这门亲事,哪怕背下不仁之名。
与王家结亲,一来是儿子到了年龄,也该有一门合适的亲事,二来则是自己要常驻九边,若有王崇古这等北地人家,又久在边镇做事的人,自己也能有所依仗。
虽然自己如今俨然是严党之人。
可严家在边镇的力量却是小,而自己日后常驻边地,还是要在九边地方上有一份力量支撑。
所以那日严绍庭询问起来的时候,戚继光毫不避讳,直言承认。而对方也没有别的反应,这就说明结亲这件事情是被认可的。
王崇古在一旁慢慢挪动脑袋,直视戚继光,当即沉声开口:“王家绝无参与!我王崇古为官多年,久在边